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背景的学生,我对政治感到陌生,生怕它成为我考研的短板,因此早早地就开始了政治的学习。我选择了肖秀荣的教材,因为他的资料在实际考试反馈中表现出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尤其在预测考题和掌握考试风格方面。在此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想要与大家分享。实际上,政治备考并不需要过早启动,十月之后开始复习也完全足够。毕竟,最后的政治考试多以当前时事为背景,结合政治理论进行考查。因此,后期复习至关重要且效率极高。我一直遵循肖秀荣的步伐前进。大纲发布后,《风中劲草》(或者其他的类似资料,你可以自行选择)也上市了。做完几轮的1000题后,阅读这本书就会变得流畅许多。不必一字一句死记硬背,重点内容稍微记忆一下,看过一两遍后,接着整理出关键知识点存入Word文档。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学习进入了关键时期,我的阅读技能已有所增强,英语真题也已完成大部分。于是,我选择重做真题以维持手感,这次不必像初次那样逐字逐句翻译。此时,我把重心转向了作文和翻译的训练。每天,我都会均匀分配时间给两者,晚上的课程用于学习,清晨则用来背诵和复习,每个部分大约花费半小时至一小时。请注意,我在暑假就已经开始背诵作文了。有人可能认为作文只需在考前突击,但实际上,临近考试时你会面临政治和专业课的大量记忆任务。我选择了王江涛推荐的必背作文,大约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即使无法押中原题,这些作文中的许多句子在实际考试中也能派上用场。如果后期时间允许,我还建议背一些预测题目。对于翻译,我坚持每天完成一年的翻译练习,并非做完就算,我会标注出不熟悉的句型和词汇,以便后期复习时能更有效地回顾。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涉及了语言的本质、结构、发展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语言的六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文字,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会推荐大家阅读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和Chomsky的《句法结构》,这两本书能帮助你建立起坚实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不要忽视实践,尝试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帮你理清思路,巩固记忆。
“汉语”部分,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重点在于语法和词汇,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语法纲要》的内容。古代汉语则侧重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诗词的鉴赏,熟读《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并配合《古代汉语》教材进行学习。对古代汉语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多读、多背、多练,尤其是诗词,不仅要求理解其意思,更要感受其韵律美。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提前适应考试节奏。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也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无论面对哪一门科目,都要保持热情和耐心,因考研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意志力的考验。每天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休息,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