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后期要开始做模拟题了,拿到八套卷后不要急着刷题。先把1000题的错题再过一遍,着重标记反复错的题目。八套只做选择题,大题可以看一下。可以把题目和答案撕下来,各自订成一册,在使用中比较方便。八套的目的就是从单一知识点的训练转换成综合能力的训练,但其质量不如肖四。肖八的具体操作就不再赘述了,注意:千万不要在意每套选择多少分,别人多少分,政治每年都会变出题风格也不同,历年真题做下来对于提升分数没什么效果,但毕竟是最接近考试的难度,建议放在考前刷近三年的选择题就好。用考研帮刷吧,买书也很贵的,而且利用不高。至于肖八的使用,看指定的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吧,几天一套的频率,重点研究错题。建议肖四出来前做完。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后期复习吧,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就会相继出版了。以往该级试卷难度都明显高于考研真题,所以有些同学为了保持信心,不做也没太大关系。不过鉴于近年来考研数学难度明显上升的趋势,建议还是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练习。考前千万别忘记看自己的错题和笔记!这些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并不擅长,六级考试三次都没准备,至今很多考研词汇我都只能混个脸熟却记不住含义。如果你的情况相似,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经历;如果你的英语基础扎实,那么直接去阅读英文的高分经验可能会更有效。在七月份之前,我仅仅专注于背单词,采用了网络上的一种依据记忆曲线的学习法,并制定了单词学习计划,还购买了一本按照出现频率排序的单词书来背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不建议你轻易模仿我。从七月起,我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阅读理解,从2010年至2011年的,预留了两套用于考前自测,其余的每天一篇,第一次刷题后,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薄弱点。接着进行了第二次细致的阅读,我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解析每篇文章的所有语法,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因为我基础差,这是必须的步骤;二是像分析中文文章一样,理解文章的结构、主旨和关键内容,我发现解决了语言难题后,这项任务变得容易多了,这才领悟到真正的英语阅读是什么。然后我会对比张剑那本黄皮书校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就算完成了一篇文章。这种方法大约耗时一个月,让我完成了阅读理解的第二轮复习。之后我一直坚持研读真题,其他部分的处理类似,经过四到五遍后,我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毕竟专业课程始终是重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你需理解并掌握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这两者是计算机网络的骨架,能够帮助你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每一层的功能、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都需深入理解。例如,应用层的HTTP、FTP,传输层的TCP、UDP,网络层的IP协议等,这些基础知识在试题中经常出现。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也是考察的重点。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拥塞控制机制,DNS解析过程,这些都是需熟练掌握的内容。对IP地址、MAC地址、子网掩码、端口号的理解和运用也非常重要,这部分内容往往会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出现。
再者,网络安全和网络性能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比如,加密算法如RSA、AES的应用,HTTPS的工作流程,QoS(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对网络流量的管理方式,这些知识点可能会出现在分析题或者论述题中。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做练习题,我还建议大家动手搭建简单的网络环境,模拟数据包的传输,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关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动态,比如5G、IoT等,答题更有深度和广度。
复习的过程中,我强调定期回顾和总结,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快速定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