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翻译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的效益相当高,我在七月中旬才开始学习,发现时间绰绰有余。我专注于肖秀荣的精讲精炼,每学完一个章节就会立即完成对应的部分在《一千题》中的练习。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关键在于跟紧老师的讲解,我很欣赏老师的教学方式,他常常通过许多实例来辅助理解。到了十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学习,接着用一个月的时间再次细致地做了一遍《一千题》。紧接着的一周,我专注于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和马原的大题目。进入十一月,肖八出版后,我只做了其中的选择题和马原大题,其余的大题则简单浏览了一下答案。十二月,我参加了冲刺课程,效果依然显著。当肖四发布时,我就开始了疯狂的背书阶段,肖四的大题是必须要熟记的。除此之外,我还背诵了米鹏压题讲义中的题目,这对我的复习帮助很大。
考研英语方面:
研读考研真题是极其有益的,建议选用带有详尽解析的版本。有些同学反复研磨、熟读乃至背诵真题,这对提升英语能力确实有所帮助。对于作文部分,许多人的策略是大量背诵范文,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我个人尝试后发现,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因为我往往在两天后就忘记了内容,而且耗费大量时间去背一整本书。于是,我选择了“看”而非“背”——细致分析每篇文章的构思,提取句子的主要框架,并学习如何将简短的句子转化为复杂的长句。最终,我能逐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考试前夕,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号称高分或满分的模板,但有些考生反映购买后却发现并不适用,因为通用模板难以完全匹配所有题材。我在写作时有个习惯,那就是强迫自己运用特定类型的句式,如强调句、倒装句或祈使句,具体使用哪种则依据文章内容而定。通过阅读十几篇文章,我掌握了大概的写作框架,从而构建了个性化的模板。事实证明,这个自我编排的模板效果相当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英语翻译基础是我每天必修的功课。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表达,需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流畅地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词汇,尤其是专业术语,因这对理工科背景的翻译尤其关键。我会定期阅读各类英文科技文献,提高自有的专业英语水平。我也会练习不同文体的翻译,从散文到报告,从诗歌到新闻,不断拓展自有的翻译领域。我还发现,使用翻译工具并研究其工作原理,能帮助我理解翻译的逻辑和技巧,但,最终的目标是超越工具,形成自有的翻译风格。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则是对我中文素养和广博知识的考验。我坚持每日阅读,包括报纸、杂志、学术论文等,以提升我的写作功底和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对百科知识,我建议广泛涉猎,不仅仅是文学、历史,还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我会定期做些百科知识的笔记,整理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这样在答题时迅速定位信息。我会参加各种讨论小组,凭讨论来深化我对各种问题的理解,训练我用清晰、有力的语言表达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无论是翻译还是写作,都需大量的实践。只有凭不断的练习,逐渐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法,提升技能。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心,保持阅读的习惯,也是我持续进步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