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图书情报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英语方面:
很多教育机构出版的真题集通常按94-04年和05-15年的区间划分,总计包含22组题目。头11年的部分主要用于适应考试节奏,建立自信心。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准确率显著提升,答题愈发得心应手,尽管文章内容仍感困惑,但运用策略依然能选出正确答案。对于词汇学习,我的策略是,在做题过程中标记生词,完成后立即查阅,直接在试卷上注明词性、含义和常见搭配。我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专用于抄写这些真题中的新词,其实就是在抄写的同时,也包括了解析中提供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这个过程既琐碎又耗时,但持之以恒效果明显。起初,我一天用来看题和校对,另一天用于归纳总结,每天至少投入3小时。后来,我提高了效率,把这两项工作都集中在一天完成。每天开始新的真题练习前,我会复习之前的笔记,如此循环往复,渐渐地就会豁然开朗。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主要分为数学、逻辑推理和写作三个部分。数学部分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对初高中数学知识有较高要求,复习时要回归基础,把公式、定理吃透,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逻辑推理部分需理解和掌握各类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凭阅读相关书籍和大量练习来提升。写作部分则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个小节,前者需训练批判性思维,后者则考察的是论述能力和观点表达,平时应多读优秀文章,积累素材,并定期进行模拟写作,提升文字组织能力。
对数学,我建议每天都要花一定时间做题,保持手感。遇到难题不要怕,要学会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对逻辑推理,尝试先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结构,凭实践找出解题规律。写作部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所以我会经常找一些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模拟写作,锻炼自有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合理的时间管理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我采用的是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于一个任务,休息5分钟,这样能保证我在长时间学习后仍保持高效率。我还建立了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反复研究,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参加一些考研交流群或者论坛,了解他人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也是很有帮助的。有时候,别人的困惑可能是盲点,他们的解决方法也可能给你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