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一个月是政治复习的关键时期,此时应对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采取模拟考试的方式来完成。很多题目可能会重复出现,但不必担忧这会影响你的实际得分,因为同样的问题在真正的考研中也可能再次出现。对于主观题,肖四和肖八已经足够充分,而选择题部分可以考虑增加练习量,例如蒋中挺的五套、徐涛的八套以及米鹏的三套题都值得尝试。重要的是,及时回顾已做过的题目,避免重复犯错。12月的复习阶段需要保持冷静,一旦你熟记了肖四,并且选择题能稳定达到30分以上,那么你的考研政治就已经相当稳固了。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进一步提升层次,主动思考大题可能涉及的背景信息,今年的考点是否会侧重于创新等。模仿考研政治辅导老师的思维方式,会让你的视角更独特,面对真题时不再是被动应战,而是能够与之抗衡,旗鼓相当。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单词大概有5000个,去除初中高中四六级单词也有3000个左右。在前期第一遍背单词时每天应该抽出3到4个小时专门背单词,每天背新的100个复习旧的300个左右,这一遍要求是快速,不用管会不会拼会不会读,因为考研初试并不要求口语和听力,所以只要看见这个单词的能大概想起它主要的意思有什么就完成目标了。这里推荐使用APP来背单词,因为系统会为你安排好每天应该背的和应该复习的单词,省时省力。经过第一遍背单词,词汇量应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遍背单词建议在全面复习第一遍背单词的同时要在阅读中背单词,将经常出现在阅读当中的单词挑出来重点记忆,这里要注重熟词僻义的记忆。第三遍要求不断重复之前不会的重点单词和熟词僻义单词加强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学理论基础”,这是一个需深度思考和广泛阅读的科目。它涵盖了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批评方法等多个方面。我认为,理解并掌握文学理论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你从大的理论流派开始,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深入到各个具体理论,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比较不同的理论观点,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见解。多读原著,尤其是经典文本,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或巴赫金的《拉伯雷与狂欢化文化》,这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学”则是一个需大量记忆和鉴赏的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涵盖诗、词、赋、小说、戏曲等多种文体,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我的建议是,按照时间线梳理文学发展脉络,比如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在学习每一时期的文学时,不仅要代表性作品和作者,还要理解其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多做诗词鉴赏,培养对语言美感的敏感度。尝试自己创作,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应试能力。
阅读学术论文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凭阅读学者的研究成果,你了解当前学术界的热点和争议,这对深化理解和提升答题深度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有的语言,这是巩固记忆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