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备考的最佳时期介于七月中旬至九月之间。这门学科的一大亮点是其极高的效益比,例如,我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71分,而英语学习了十个月才拿到67分。对于学习策略,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我想着重指出的是,政治科目越是深入学习,难度就越低。初期的书籍是最具挑战性的,尤其是哲学部分,它需要深度理解。然而,随着课程进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变得相对容易些,历史纲要更是如此。至于思想道德修养,短短两天就能完成复习。因此,不必害怕哲学部分的困难,因为后续并不会变得更艰难。此科目的学习曲线并不像数学那样线性递增。接下来,让我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的背诵是贯穿整个备考过程的,千万别偷懒。我用的单词书是恋练有词,因为我觉得绿皮和红宝书太厚了。我把单词过了一遍,并且把所有的单词句子都抄了一遍,事实证明,这样虽然很慢,但是记忆效果很好。之后你就背自己的笔记就好啦。当你把单词背完一两遍之后,你会发现,做阅读的时候还是记不住单词,这是正常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加固呢?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方法,也是我之前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就是把每篇阅读真题精读,把里面不会的单词记下来,查一下词典。我整个考研过程记了三个笔记本的单词,两个笔记本是恋练有词,还有一个是考研真题单词,这个过程会很慢很痛苦,但只要精读几年真题,你的阅读水平就会突飞猛进,整个过程坚持下来,你会受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不仅需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还要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在学习这门课时,注重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如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核心概念。我会关注最新的语言学研究动态,凭阅读学术论文来拓宽视野。我还会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法、语言政策等领域,提升自有的实践能力。
《语言学基础》是对语言学基础知识的深入探讨,包括历史比较语言学、方言学、文字学等内容。这部分的学习,我更倾向于系统性和全面性。我会从宏观上把握语言的发展脉络,理解不同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文字作为语言符号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我会绘制思维导图,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对复杂的理论,我会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凭做笔记、复述或者教授他人来加深记忆。我也经常参加讨论组,与同学交流,不同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定期复习也非常重要,避免“学过即忘”。
至于实践部分,我会寻找机会参与语言调查或教学实习,将理论付诸实践,这样既能检验理论的理解程度,也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论坛等,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有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