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九月份,我着手熟悉所需的政治复习资料,选择了肖秀荣系列的部分书籍,只挑选了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几本。我的方法是先通读一本较厚的教材,并结合阅读做题;接着,我会逐步完成历年真题和练习册,确保每次做完都能仔细核对答案。至于时政内容和肖秀荣的最新预测卷,则需等到12月才能购买并研读。政治复习的特点是前期轻松,后期紧张,与英语持续稳定的备考策略不同,因为它紧密关联当年的实时热点。因此,11月和12月是强化记忆的关键时期。透露一点,当初我在初试中专业课表现不佳,但政治和英语得分较高,填补了分数差距近十分。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切勿低估这两门科目的重要性,任何可以争取的分数都不容忽视,毕竟最终计算的是总分呢!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感觉我复习的时间有些不够,所以最好在暑假之前开始着手准备,我指的是细心准备。对于方法,我的方法我觉得还可以,但是你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行。数学一定还是题海战术,做多一点的题。到后来的时候也要掐时间做套卷。对于400题,那个出的很难,主要做个思路就行,因为计算过程太复杂,结果也不是整数一般。记一记它的思路也不错,也很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在初次尝试时就在这方面栽了跟头。由于做题速度过慢,我被逼在最后的关键十分钟内匆忙应对新题型和完形填空,加上心态紧张,结果显而易见,我对新题型的答案无一正确。这宝贵的十分成了我与理想学府之间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当我决定再试一次时,重新专注于新题型,竟然能在十分钟内完成并且零错误。因此,阅读不仅要求准确度,还必须提升速度。
对于写作部分,小作文部分,推荐王江涛的书籍,按类别逐一话题背诵一篇,大约掌握二十个模板就够了。小作文总共也就七八句话,从这二十篇中汲取灵感,灵活运用,一篇小作文字就能迅速成形,或者稍加修改现成的模板,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小作文都是基于模板的,所以最终的差距并不明显。对于大作文,我建议暑假就开始着手练习,每周一至两篇,题材可参考历年真题。我在暑假初期通过一本辅导书积累了基本的句型和技巧,到了十月撰写大作文时,我已经能应用一些模式,虽略显生涩但也算完成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的写作愈发流畅。对于常见的句型,你可以从黄皮书的范文中自行归纳,千万避免完全依赖模板!多练多写,你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大胆去实践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的基本性质是理解一切的基础,包括时域、频域表示,线性非时变系统理论,以及傅立叶变换的应用。你需熟练地运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各种类型的信号,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实信号和复信号等。对傅立叶变换,不仅要知道如何计算,还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它是从时域到频域转换的关键。
滤波器设计是信号处理的核心部分。了解并能设计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是必备技能。这涉及到Z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知识,需对系统函数有深刻理解。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如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和窗口函数的应用也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随机信号和噪声理论是通信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白噪声、窄带噪声,以及如何凭谱分析进行噪声抑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统计信号处理,如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等统计特性,以及卡尔曼滤波等高级话题,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最为有效。除了课本知识,应多做习题和实验,凭动手操作加深理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项目,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的课程,也补充和深化学习。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是巩固记忆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