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飞行器设计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最晚的是政治复习,主要就是围绕几本权威书籍展开。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政治红宝书,官方出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精心编制,绝对权威,再强调三次,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历年来的实际考题要么直接出自此书,要么与其紧密相关,它的更新变化也是政治考研方向的重要风向标,不可或缺。接下来推荐的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内容与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相似,但却更为浓缩,且重点内容通过不同的文字格式或阴影突出,条理分明。由于我的备考时间有限,所以我选择了更为精简的《核心考点》。当然,肖老的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命题人1000题》及其解析,以及《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全部都是以实战为导向的习题集,与真实考题高度契合,尤其适合模拟练习。我反复做了两次《1000题》,并在笔记本上自行批改,用红笔修正错误,并多次核对考点来复习错题。对于《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马原部分的大题则仔细看了一遍及参考答案。至于《4套卷》,我不但完成了选择题,还一字一句地背下了所有的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通常,我会选择下午和夜晚来复习数学,因为早晨往往容易感到疲倦,不适合深入学习这门学科。首先,建议预习一下教材,尝试解决一些例题和课后问题,但切勿过度沉迷于课本,毕竟它并非考试的重点。我曾经就过于专注于课本,耗费大量时间反复做课后练习,实际上收效甚微!不需要完成所有课后问题,重点是多做一些计算题。我个人推荐使用张宇的十八讲和九讲,特别是对于高等数学部分,非常实用,值得你一试!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虽然多样,但基本思路是相通的,所以要经常总结题型,比较相似的问题,这样会对你的学习大有裨益。务必做好笔记,并且多次回顾,甚至可以尝试背诵笔记,以凸显其重要性。在打基础的阶段,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听课、记笔记以及温习笔记,尽可能地研读全书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具体用书:张剑黄皮书一系列,包括张剑阅读150篇,张剑最后五套卷,老蒋80篇,老蒋作文,老蒋模拟卷,朱伟恋恋有词,各种作文小册子。单词最好先从高频的开始背,高频的背好了之后,最好再扫扫真题,真题中的生词绝对要全部都搞定!因为本人的英语成绩不太差,所以学英语在某方面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所以我建议将背单词成为你的习惯!这并不难,难的是要克服你的惰性。老师还出了一份考研翻译的单词表,这里面的单词与考研高频词汇有些不同,因为现在的翻译题出的很阴,很多是熟词僻意,这份单词表会有很大的用处,一定要搞定不能有生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顾名思义,是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尔顿力学等部分。在备考过程中,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对牛顿力学,首先要牢固掌握三大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例如,理解力矩对飞行器姿态的影响,以及如何凭控制力矩来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这是飞行器设计中最基本也最直观的应用。
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尔顿力学则是更高级的描述方式,它们从能量和动量的角度出发,使能从全局和动态的角度理解飞行器的运动。这两部分内容需较强的数学基础,如多元函数微积分和变分法。在学习时,我会尝试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飞行器运动场景相结合,以此加深理解。
理论力学中的振动理论和稳定性分析也是重要考点。这涉及到如何分析飞行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响应,以及如何设计出稳定且可控的飞行器系统。这部分内容需扎实的微分方程知识和数值计算技巧。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为重要。我会尽量把每一个概念都与实际案例联系起来,凭做题和模拟实验来检验和深化理解。定期复习并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