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所用参考资料: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本人是理科生但是对政治感兴趣,个人感觉政治考高分跟平时积累的基础有很大关系(这里指非考研时间),到暑假甚至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都来得及。复习方法9月到11月,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刷1000题,由于我政治知识底子比较好,所以采取的方法是分章节先刷题,后看书,将错题回归到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然后再将该知识点整理成一句话的形式,打成word到后期重点看,这样过滤了很多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节省时间。选择题大概就是这个套路,多总结知识点。11月底开始准备大题,完全就是跟着肖8肖4了,买到资料后过了一遍肖8的绿体字部分,然后就一直背肖4了,全文背诵,背了3遍就上考场了。至于真题,因为时间问题所以就没有系统去刷。总得来说,选择题部分主要靠自己多总结,跟哪个老师讲课没有太大关系,大题部分一定要跟肖4肖8,不必多说。11月下旬开始出预测卷,尽量把市面上买得到的卷子全部买来做,只要做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完成一套真实试题后,我随即尝试了张宇的八套练习卷,不过仅完成了其中的五份。我推荐尽早开始接触真题,但这应建立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确保你能充分理解每一道真题。接下来,应当尽可能多地去做各类模拟题。我本人只做了张宇的八套卷和李永乐的6+2,我觉得这远远不够,只是我当时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做很多遍,至少4遍吧。完形填空不用特意练习,单词掌握好,多做阅读,完形填空就自然提升了,而且完型的性价比实在太低。对完答案,我先不看解析,也不看为什么选错了,而是先看解析里的单词,把不会的单词短语记住以后,把四篇阅读翻译一遍,用笔翻译,不是口头翻译,很多细节问题只有你用笔写下来才会发现,同时也练习了翻译题。翻译完再对照范文看哪里翻译的不合适。我从来没专门研究过长难句。对于长难句,我认为只要分清了句子最主要的主谓宾结构,再把从句和修饰词加进去就能看懂了,不需要专门研究语法知识。接下来分析文章结构,每一段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便于理清文章逻辑。然后擦掉铅笔的答案,做一遍题目,这时候要看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这是整个专业综合考试的核心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力学、材料科学、热能动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的内容。特别是在力学方面,掌握牛顿定律、静力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材料科学中,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应用及其在工程中的选依据也是重点。热能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则需理解和运用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自动化和控制理论的知识也非常重要。这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如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等。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考试的关键。
再者,机器人工程部分,你需熟悉机器人的结构、运动学、动力学建模,以及机器人控制算法。Kinematics和Dynamics的理解是基础,PID控制、路径规划和传感器融合等相关技术也需有扎实的掌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要凭做题、设计实验来深化理解。对复杂的概念,尝试用简单的方式去解释它,例如画图或者建立物理模型。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使用过去的试题进行模拟练习,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
还要强调一点,团队学习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其他考生一起交流,碰撞出新的思考,也能互相鼓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