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由于今年政治大纲比去年变动较多,所以我就买了本《大纲解析》,看一章就做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由于我看书比较细致,大纲看的极其缓慢,到了考前半个月左右才勉强把第一遍看完把1000题做完,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别人说的那种看了好多遍大纲以及看好多遍错题的T T。在看大纲的过程中,我记得是从11月中上旬开始,买了本《风中劲草》开始每天抽出点时间,背诵(或者说读熟)重点章节(什么是重点章节?到时你复习时自然就知道啦)。把重点章节反复读几遍之后,差不多也就离考试还有半个月了。这个时候《肖4》已经上市,我就买了本,把上面的选择题做完,把大题都背下来,然后我就上考场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英语的过程中,我发现四级、六级和考研英语之间的关联并不显著。毕竟,无论是词汇积累还是阅读能力提升,都需要从零开始逐步进步。首要任务就是记单词,每天坚持不懈,直至考试前一天。初期,我借助朱伟的《恋恋有词》进行了两轮复习。之后,我转而使用张剑提供的真题附带单词手册,反复记忆。我会先标注生疏的单词,然后不断重复背诵,最后甚至尝试无序的方式,记单词切忌怠惰,每天都得持续努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科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知识视野。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及其规律至关重要,特别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这些都是常考点。教育心理学则侧重于学生心理发展、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教师的心理素质,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要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教育法方面,需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尤其是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条款,这是理解和分析教育现象的重要法律依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按照教育的目标、过程、评价等主线来梳理。大量阅读和笔记是非常必要的。阅读经典教材和研究论文,不仅深化理解,也能拓宽思考角度。做笔记的过程就是整理思维、巩固记忆的过程。再次,定期进行模拟练习,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小组讨论或答疑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激发思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高等教育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所以,尝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教育问题,会大大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