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考虑到北京竞争激烈的环境,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准备无懈可击,最多可能也就比我高出几点。把这些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中,你的收获将远超这一点点分数。我是九月中旬启动复习的。接下来具体分享一下:
1) 复习启动时间:如果你是文科生,九月开始;理科生则最好提前到九月前解决哲学部分,随后九月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政治底子好的同学,十月起步也绰绰有余。
2) 书籍推荐:购买大纲的话,可以选择复印版;大纲的主要功能不是背诵,而是充当查找不足的“词典”。我个人倾向于《风中劲草》,其背诵版足矣,练习册则不必选它。若遇到书中未涵盖的内容,对照大纲查阅深入信息。至于练习题,肖秀荣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学习顺序:有些人先看完书再做题,有的则是边看边练。每个人习惯不同,但我提议,最好先熟记知识点后再适量做题。不要盲目刷题,与其十分钟做十题,不如专注五分钟记住一个知识点。
4) 政治科目拉开的分数差距有限,但达到分数线是最低要求。通常,政治过线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备考,应能顺利过关。
考研英语方面:
大概到了清明前后,我开始做97年到07年的阅读。一天一篇做精读,精读的要求是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2.没有一个句子读不懂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错。刚开始精读一篇文章大概要三四个小时,我基本是都是全文翻译的,一直大概5月底做完吧。(刚开始精读很慢,到后来熟了会快起来,到后面一个小时多能搞定一篇)然后在暑假开始之前的一个月,每天对做过的文章进行回顾(大概每篇文章都看过五六遍甚至更多),还是上面的三个要求,一定要严格记住那三个要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有机化学,这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学科。理解反应机理是核心,你需熟练掌握各类官能团的性质、转化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比如,了解取代、加成、消除反应的基本原理,熟悉芳香性、立体化学等基本概念。要重视实验部分,掌握基础的有机合成技术和鉴定方法。我建议使用经典的教科书,如“Organic Chemistry” by Solomons and Fryhle,配合大量的习题进行训练,利用在线资源如Kah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来加深理解。
物理化学更注重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吉布斯自由能等基本概念需深入理解,掌握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统计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也是重要部分,尤其是过渡态理论和速率常数的计算。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和原子分子结构的理解,对理解物质性质至关重要。对这些复杂的理论,我推荐凭做大量习题来巩固,例如"Physical Chemistry" by Atkins 和 de Paula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非常重要。每周设定一次小测验,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查自有的理解程度。积极参与讨论组或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将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好的作息习惯是持久战的关键。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题,但,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自己,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