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我四门课里面花时间最少的一门课,我9月份大纲解析出来的时候就开始看了,不过感觉政治这东西太乏味,坚持不了,所以直到11月份,我大纲解析一半都没看过,而且前面看过那一半也是一眼扫过去,划过去的,看过就忘,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练习 我买了本肖秀荣的《1000题》,不过连1/5都没做完。。。所以说真正开始看应该快12月份了。至于主观题,我弄了本28题,就读了几遍,也没怎么背,基本就是靠临场发挥的,题目抄一句,写一句自己的话,一遍抄完如果还没抄满,换个观点从头再来一遍,直到把整张试卷写满为止。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每天上午学英语,我备考英语就只是做真题,背单词,别的资料都没怎么用。我说一下为什么,考研英语的阅读题模式非常独特,很多长难句,生僻单词,还有几乎固定的出题套路,这种套路很难被模仿,所以买其他的阅读数反而会带偏你的阅读习惯。建议大家反复研究真题阅读,要精读,怎样是精读呢?我来讲一下,一篇文章的所有长难句都整理出来分析句子结构,每一句话都能翻译出来,这就是精读了。精读很费时间,最开始的时候我一个早上只能精读一篇,但是我精读了5年的真题,后面做阅读就很轻松了,感觉真题快做完的时候再继续精读。我总共精读了有8年的真题阅读,所有真题至少都做了两遍,所以高分都是汗水堆积起来的,没有捷径。到了10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准备作文,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去背模板,改卷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看到模板作文基本都是低分!我在看作文的时候就是研究好词好句,写作结构,最重要是看模范作文怎么去把握漫画的实际含义。看几篇之后就尝试自己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这门科目要求对古代到现代的语言文学发展有全面的理解。我建议从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开始,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理解其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不要忽视近现代文学的发展,鲁迅、巴金、茅盾等大师的作品都应深入研读。对中国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也需扎实掌握,这是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需系统地学习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比如音韵、词汇、语法、语义等,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去解析文本。文学理论部分,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以及各种批评理论,都需有清晰的认知。我还特别推荐做一些文献阅读和写作练习,这样不仅能深化理解,也能提升自有的学术表达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笔记和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我会在阅读时做详细的笔记,提炼出关键信息,用思维导图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框架。定期的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并及时补救。
至于时间管理,我认为要按自有的学习习惯来安排。有些人早上头脑清醒适合早读,有些人晚上安静更适合深思。找到最适合自有的时间段,集中精力进行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