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这块我真是有发言权,虽然政治拉分不大,但是容易拖后腿,政治建议出了大纲后开始复习,大纲大概九月中出,出了后,请迅速购买,时间宝贵。然后仔仔细细的看一遍大纲,我当时规定是每天看30页,第一部分马原比较难,每天二十页,争取每句话都看到看懂。看完之后,开始做配套的1000题(每天同步做)。做完对答案,把每道题和每道题的解析再看一遍(心里默记),特别是错的题在大纲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虽然后面你不会再有时间看大纲,但是画得过程就是记忆。总之,你从复习政治的那一天开始就要开始记忆,千万别拖到最后。看完大纲做完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0月中旬了,对,我之所以这么计算每天看的页数,就是掐准复习的节奏。接下来就开始找一本类似1000题的练习题了,个人推荐的选择有大纲解析配套的习题册或者风中劲草。这次就可以快速刷一遍题了,刷题就是记忆,重要的事说一遍,做错的题一定要返回大纲或者看解析弄懂。大概十一月上旬就可以结束刷题了,十一月非常关键,因为你要再刷一遍1000题,看一到两遍风中劲草背诵版知识点,做完肖秀荣八套卷,看一遍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十二月就是题海战术,把所有你能找到的模拟题都买来做,做选择题,最重要的当然是肖爷爷的四套卷。考前两周开始背四套卷大题,开始背不住没关系,反正你在考试前一定要背熟,不然你就别睡觉了,通宵背。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贴士,我喜欢找重点,不喜欢做无用功,所以我会找几套比较重要的不同机构的模拟题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大题重合率,重合率高的一定是重点,没有重合的一定不要放弃,不然就有可能掉坑里。因为去年就反押题了,我记得当时四套卷里只压中了一道题,但是我非常幸运的发现其它题曾经在某地看过,记得大概的知识点。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定要训练过目不忘的本领,没有重合的题至少要认真看两遍,有个印象,万一考到呢。对了,考前一定要再复习一遍时政小册子,因为感觉对选择题帮助很大。最后说一下我的政治复习时间,12月之前都是一上午,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12月会适当延长,至于延长多少看个人的进度,主要是要协调好每一科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背完一遍单词后,在背第二遍单词,这时一天4章,12章一个阶段,这时一边可以看长难句,很基础的,也不多,第二遍单词没背完就看完了。单词背完差不多15天左右,这是应该到9月左右。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做真题只做阅读题,做完了对照答案,然后把错误的题写在错题笔记本上,分析错误的选项,记对应文中的句子,做完这些后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句子成分这些,然后就是背诵真题里面的单词,做完阅读再做新题型,也是和阅读做法一样,然后就是完型和翻译。但在这期间一定不要忘了背单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从编程语言到操作系统,再到数据库管理和网络技术,都需有深入的理解。我个人认为,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凭实践来深化理解。例如,对编程,理解并熟练运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或C++)是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操作系统,要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等核心概念。至于数据库,你需熟悉SQL语言,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网络技术则需理解TCP/IP协议栈,学会分析网络流量。我建议大家多做实际项目,凭编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更好地巩固知识。
教育技术学基础则是结合教育理论与现代科技的应用。这个学科强调的是如何利用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理解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平台等主题至关重要。我建议先系统地学习教育学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场景去思考如何应用技术。比如,你研究现有的在线教育平台,分析其设计逻辑,或者尝试自己设计一个教学方案,思考如何使用数字化工具优化教学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反思”是一个有效的循环。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理解知识点;凭做题、项目或实验进行实践;反思自有的理解和操作,找出不足,再回过头去深化理解。参加讨论组,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也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