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对一个理科生而且工作好几年的人来说,记忆力真的下降很多,背起政治来真的力不从心,不过政治上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可是最后成绩不是很理想,我客观题估分是36分,大题给分太低了估计是字写的太丑了,所以忠告大家如果时间不紧的同学练练字,这个卷面影响还是蛮大的。书本: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炼、1000题、历年真题、风中劲草、肖八、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基础阶段课后的题一定都要刷一刷,数学考纲一般不会怎么变,哪些知识点要看哪些不看请自行百度考纲。至于为什么要刷书上的课后题,是因为这些题虽然不难,但就和组装车间的小零件一样,如果你会了,之后再去做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和组装一个复杂的小机械一样,顺手就能用的上,数学反复考察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所以这点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再回看书本是一些重要的定理都会给出证明,书本是出发点,不要本末倒置。我复习的时候有的同学只做全书从来不翻课本,只总结题型,光做题,结果就是后面复习的时候在回去翻课本。强化阶段用的李王的全书,然后做了笔记。全书刷了三遍。注意总结错题,不会的后来一定要再做一遍。全书刷完之后做了660题。之后八月中旬开始做真题,每套真题开始掐表做,模拟考场时间,头一天做,第二天分析试卷改错,一开始错的多,后面慢慢的就少了,真题是有套路的,一定要好好研究。十一月的时候我真题已经过了两遍,回去又看了一遍全书,这时候模拟题大概也都出来了,我做的张宇八套卷,说实话八套卷出题偏,难,一度挫伤了我的信心,所以大家不要太在意八套卷的得分,考研不可能考这么难,权当练手。然后还有张宇四套卷,汤家凤的卷子。这些卷子做完之后都要做总结分析。不要想着你做多少题,而是做完每种题型你下次遇见之后都会,这样就达到目的了。考前十天,基本上不怎么做卷子了,分析错题,掌握错题,把近三年的真题拿出来在模拟了一次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在完成大部分模拟试题后,我发现我在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得分较低且表现波动较大,因此购买了这本书。的确,它的难度相当高。我会按照限定的时间一次性处理3-4篇文章,不过我没有像对待真题那样深入分析,主要是为了寻找解题手感和调整思维方式。然而,最终并未能全部完成。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还有一本基础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的作文成绩平平,尽管平时能够依照老师的模版写出类似优秀范文的文章,但在实际考试中,我没有依赖模版,而是自由发挥了。对于英语复习,我主要使用的是绿色封面的考研词汇书,黄色封面的真题集,以及王江涛老师编著的红色书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变形和运动规律。它涵盖了静力学、材料力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静力学主要关注物体在受力平衡的状态,需掌握如何分析和解决复杂受力系统的问题,如三力矩平衡法和空间力系的简化等。对材料力学,不仅需了解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还要学会利用截面法、叠加法来计算梁的内力和变形。动力学则涉及到质点和刚体的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清晰的概念模型。力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和公式都是基于物理现象提炼出来的,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比单纯记忆公式更重要。例如,理解胡克定律是如何描述弹性材料的形变与力的关系,这样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灵活应用。
实践操作也是提升理解的重要途径。凭做实验,直观地观察力学现象,验证理论结果,这对深化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大量的习题练习也必不可少,它们帮助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再者,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很关键。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发现不同的思考角度,教师的答疑解惑能帮助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