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基础比较好,因此政治的复习也开始的比较晚,买了肖秀荣的真题、形策、肖八、肖四,风中劲草以及徐之明的政治知识点图鉴,对于高中政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我的建议是不用开始的太早,我个人是九月份刷了刷真题,正式开背是10月底,那对于高中是理科的同学,7月份开始也就可以了,每天时间不用太长,其次我认为政治的模拟题可以做,但是不要看得太重,模拟题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你记忆细节,要找题感还是要做真题,尤其是选择题,政治的选择题有很强的时效性,从历年的真题看下来你就会发现,大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很多时候选择题的选项都可以看做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政策的不同说法或发展结果而已。
考研数学方面:
从8月的下旬起,我保持上午的数学学习时间,但将晚上的学习时段让出一小时给政治。我启动了660题的练习(极力推荐),上午我会专注做660题并修正错误,而晚上则用来刷全书。刚开始接触这本册子的题目时,确实感到非常棘手,很多涉及基本概念的问题我都解答不出来,不过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荐的书。暑假期间,我也尝试了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完成了基础部分,但在强化阶段就没再继续了。
考研英语方面: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先后面临两个问题,看不懂和看懂了、题做不对。我用的是陈正康的英语阅读。书分两册,每册里面包含十年的阅读,每年会持续更新。每册又分三本,真题、阅读翻译、答案解析。我的基础不好,看不懂这个问题我用单词加翻译的方法完美地解决了。不拘哪一本单词书,背完就对了。有很多同学说背了会忘,这很正常,就像吃了饭还会饿一样。办法只有一个,每天背。3月份开始每天三页,我都看到吐血,耗费时间不说,过程还困意十足。我只有咬着牙,耐着性子,保持清醒,红笔勾勾画画。但是我不会写,太浪费时间且不适合我。平时碎片时间,我都会拿着配套的单词小册子,看上它五页。第二天看新的,不会重复。大致二十页过后,我会重来一遍。我来强调一下重点,我是看,不是背。不用刻意去背,也不要计较自己是否背住,只要放松心态浏览就好。所谓碎片时间每个人不同,我是吃饭前,睡觉前都会看一点,学习累了休息时也算。一定要制定计划,即每天看几页,情况不同,页数不同,少,没关系,但一定要完成,不能拖拉。第一轮会很难过,但二轮三轮就好很多,大概到九月份的时候我就只需要用小册子巩固就好了。这个关键是坚持,还有早做准备。当时我很多同学都是九月份还手忙脚乱地背单词,唉声叹气,慨叹时间流逝,脑子不够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交叉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你需对供求理论、市场失灵、外部性等经济学核心概念有深入理解,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环境问题中。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可持续发展等环境科学的概念也要有清晰的认知。
关注政策和实践案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探讨,更关乎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比如,中国的环保政策、碳排放交易制度、绿色发展模式等都是重要的考点。凭阅读最新的研究报告、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你了解实际的应用场景,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者,强化计算和模型运用能力。这门课程会涉及到一些定量分析,如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需熟悉并能够运用相关的经济模型。对这部分,多做练习题,理解并熟练运用公式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论文阅读和写作训练不容忽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基于实证研究,所以理解和解读学术论文的能力很重要。尝试自己撰写小论文,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