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所用参考资料: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本人是理科生但是对政治感兴趣,个人感觉政治考高分跟平时积累的基础有很大关系(这里指非考研时间),到暑假甚至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都来得及。复习方法9月到11月,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刷1000题,由于我政治知识底子比较好,所以采取的方法是分章节先刷题,后看书,将错题回归到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然后再将该知识点整理成一句话的形式,打成word到后期重点看,这样过滤了很多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节省时间。选择题大概就是这个套路,多总结知识点。11月底开始准备大题,完全就是跟着肖8肖4了,买到资料后过了一遍肖8的绿体字部分,然后就一直背肖4了,全文背诵,背了3遍就上考场了。至于真题,因为时间问题所以就没有系统去刷。总得来说,选择题部分主要靠自己多总结,大题部分一定要跟肖4肖8,不必多说。政治是一门付出了就能提分的科目,主要发力期在最后一个月,大家尽量在前期把精力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否则会手忙脚乱。我是十月末正式开始复习政治,有些吃力,大家还是尽早,每天看一些,后期会轻松许多。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早晨时段,除了一点必要的记忆工作,其余的全部贡献给了数学。暑假期间,午休后我还会额外投入一小时解答数学题目,平均每日至少五个小时沉浸于数学之中。我将大部分复习精力专注于专业课程和数学,相对地,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时间较少,这一点从我的考试成绩也可明显看出⊙_⊙。确信一分付出,一分回报,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将得到回应。对于数学,《18讲》必须通读一次;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强化学习可在七月份的暑假期间完成,但在六月之前要有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因为它们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容易。考虑到今年考研数学可能会提高难度,如果不提前准备,后期想要在这两门科目上提升,时间可能会显得紧迫。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详细讲解一下考研英语的学习策略。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单纯依赖机械记忆并不理想,但如果你的词汇基础较弱,确实需要投入时间背单词。利用现代科技,推荐你在手机安装有道词典应用,将单词书中不熟悉的词汇添加至收藏夹,创建一个个性化的闪卡库。在乘车或等待时,可以打开有道闪卡隐藏中文释义,只看英文单词,遇到不懂的单词点击即可查看意思,这种方法高效且便捷(我在年初备考雅思时就是这样操作的,效果显著)。一次通勤时间大约能浏览四百个单词,多次快速回顾比一次性记住更重要。
其次,提升阅读理解水平的最佳途径是练习真题。连续完成两篇阅读,检查你的准确率,并标记所有不熟悉的单词,同样收入有道词典中。阅读过程中,关键在于理解句子结构,至少要能迅速识别出句子的主谓宾,以掌握基本含义,特别是面对复杂的长句。为每一段的主题句标注重点,或是圈出关键词,这有助于你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一步是对每个题目进行深入剖析,确保理解题目的意图。至于作文,建议在最后两个月开始背诵并默写范文,并尝试自己动手写作。在早期阅读阶段就可以收集写作素材。小作文可按类型归类整理,熟悉各类题目的写作模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包括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表面化学等内容。对这门课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热力学三大定律,特别是熵增原理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与反应自发性的关系,这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
深入理解化学动力学,包括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尤其是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应用,它连接了活化能和反应速率的关系。掌握各种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如勒夏特利尔原理,这对理解和预测实际反应过程极其有用。
再者,电化学部分,电解质溶液理论,如洛沙诺夫规则、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以及电极电位的概念和Nernst方程,都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需结合实际实验现象来理解,比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的过程。
表面化学,如Langmuir吸附理论、BET多层吸附模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等,这些都是材料科学中的基础,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解释很多实际的化工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凭解题来深化理解和应用。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找到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如傅献彩的《物理化学》等,它们通常会给出详尽的解释和丰富的例题。可能,参加一些辅导课程或者讨论小组,与其他同学交流,也能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