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六月初,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学习套装,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命题人讲真题的上下册。我的策略是一章接一章地学习,并同步完成对应的1000题练习。我认为七月份启动政治复习并不算早,毕竟那时正值暑期,心态相对轻松,专注度逐渐提升。然而到了九月,随着紧张感增加,对政治复习的耐心会显著下降。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旦放松,进度就可能受阻。七月时你可能会觉得九月开始复习绰绰有余,但九月看到大量的背诵资料和阅读理解,又会寄希望于肖四、肖八、蒋五等预测卷。实际上,完全依赖押题是不现实的,提前扎实准备才是上策。老师们会在不同阶段逐步精简课程,反复强调基础知识,这种温故知新的过程至关重要。跟从老师的指导很有帮助,因为他们能帮你理清教材中看似无序的知识点,找到便于记忆的逻辑或技巧。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的押题卷,少说也有三十套。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也是从三月份开始准备的,开始用陈正康的单词书背单词,还看了一遍配套的语法书,同时开始做真题,买了考研真相的英语真题,解析讲的很详细,因为英语最珍贵的就是真题,其他的模拟题都没什么价值,然而真题又比较少,毕竟年数有限,所以每天只做一篇阅读,做完之后总结里面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份吧,好像就没有真题可以做了,所以又开始重新做了一遍真题,感觉还是有很多单词不认识,所以我觉得英语真题重复做一遍还是很有用的。英语作文买了考研真想作文160篇,感觉这本书很好用,建议你们可以早一点开始看作文,争取每几天完整背诵一篇作文并且能够默写下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多个领域,这就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我建议从教材入手,精读每一章节,理解并核心概念。例如,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化过程、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等都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中国教育史中的科举制度、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外国教育史上的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
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关键信息,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比如,我会将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他们的观点整理成时间线,这样既能帮助记忆,又便于后期复习。对教育学原理的部分,我会构建思维导图,将各种理论和概念相互关联,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再者,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做题,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趋势,也能检验学习效果。每次做完一套题,我都习惯分析错误原因,找出知识盲点,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学习。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参加一些考研群组或者找研友一起讨论,不同的视角和思考能帮你打开新的思路。定期回顾和反思也很重要,这帮助巩固记忆,深化理解。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压力和困难,要学会调整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