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我可以说是冒了个险,大纲出来以后我才开始买书。一战的时候买的肖秀荣爷爷的知识点精讲精炼,但是大纲出来以后发现大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浪费了好多时间不说,整个书也比较乱,知识点自己都找不见,今年我学乖了,等这大纲出来了我才买,一定要买红皮书!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大纲每年都以它为准,大纲不用买,最多找电子书看看变化的知识点就行了,但是红皮书(大纲解析)是一定要买。此外,我还做了的肖秀荣的1000的和石磊的1500题。两种书风格不一样,1000题是基础知识,答案在书上差不多都可以找到,再加上大家都买所以图个心里安慰,快速刷过,1500题个人觉得出的很好,和大纲的知识点一模一样,解释的也很清楚。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上,我在英语上的准备时间最长……毕竟对我来说,研读专业书籍比做阅读理解更为艰难……从98年到2005年,我完成了两次英语复习,接着从05年到2013年又进行了三次,最近几年的题目则做了四次……这足以显示我对做英语试题的热衷程度……但我并不推荐大家都效仿我这种近乎狂热的方法,毕竟时间是宝贵的,专业课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然而,我想强调的是,真题确实至关重要,别盲目去做模拟题,因为真题有着其独特的命题逻辑,如果你习惯了模拟题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真题需要反复练习,如今英语考试的难度增加,多做真题也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坦白说,我的专业课分数并不算高……我还是想感叹一下,勤奋终究会得到回报,这是不变的真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英语教育综合”的核心在于它不仅要求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知识,更需对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深入的理解。我的学习从两个主要部分展开: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
对英语专业知识,我坚持每日精读一篇英文文章,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并凭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我还深入研究了词汇学、语法学和文体学等基础知识,确保自己在语言层面的扎实基础。每天保持一定量的听力训练,如听英语新闻或学术讲座,提高了我对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敏感度。
在教育理论方面,我深入研读了《语言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等经典教材,理解各种教学模式和评估策略。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政策动态,使我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还会定期分析并反思自有的英语学习经历,从中提炼出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我强调系统性和针对性。我会按大纲梳理知识点,构建属于自有的知识框架,逐一攻克难点。我会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调整学习计划。
至于实践部分,我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活动,观察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我更直观地理解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我还尝试设计教案和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我认为交流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参加了一些考研群组,与同道中人共享资源,解答彼此的问题,这种互动增强了我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