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形策与当代》小册子是当年11月以前的热点,选择题和大题加起来的分值也不容忽视,国内国外热点加起来有二三十个左右,我每天看五个,不到一周就看完一遍,记住关键词,尤其是容易出多选题的一定要多看,要非常眼熟才行,哪怕你背不下来,但是你一看到题目就知道有哪几个点。《形策》我看的也很快,因为这部分内容没什么难懂的,重点是要非常熟悉,我一直到考研最后一星期也在看,看了有三四遍。相比起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这四大块,形策和当代的内容少分值大,性价比高,所以一定要拿下!
考研数学方面:
从十月起,我进入了第二个学习环节:专注于解答基础试卷,尽量找到大约五份与你们期末考试难度相当的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试题,如果没有,就选择1990年代至2005年的真题。记住,不要查阅答案。遇到困难时,应查阅教科书或全书,或者向教师请教,直到彻底理解后再继续答题,并将要点记录在笔记中。此时,你应该已掌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基础技巧。每日完成一份试卷足矣,但务必做好总结工作,结合教材理清基本概念和方法。
接着,重温复习全书,先尝试解答每一道题目,然后仔细检查,碰到不懂的部分务必回归课本。像导数和线性代数中的一些复杂内容,往往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对于有价值和关键的知识点,亲手抄录到笔记本上(抄写或默写,效果显著),每天投入大约五小时的时间进行练习。此外,每隔两天重做一次2005年之前的真题,以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同时提升解题技能。速度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理解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请不要过于高估自己的数学水平……因为在大学考试或自测真题时,你通常面对的都是熟悉的问题,你可能在看全书时就已经见过并解决了,难点也早已有所预知。
考研英语方面:
在整个考研英语复习的过程中,单词的学习应自三月起持续至考试结束,不间断。关于参考资料,我建议使用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系列。该系列依据实际考题中单词的出现频次来安排学习顺序,并通过词根词缀解析帮助理解,感觉既合理又高效。此外,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基于艾宾浩斯记忆法加强记忆,与“恋练有词”有所不同,两者皆可单独采用,或者结合使用以加深印象。接下来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部分,这些并非主要焦点,在课堂上老师会结合长难句一起讲解,做题量无需过多,以历年真题为主即可。至于真题集,我极力推崇考研英语黄皮书系列,这在考研英语备考领域堪称权威,销量极高,与肖秀荣命题人系列齐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学习,首要的是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理解什么是半导体,它的性质如何,以及它与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半导体的基本特性,如带隙理论、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电荷中性原则等,都是需深入理解和记忆的关键点。PN结、MOS结构以及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也至关重要,这些知识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会频繁出现。
对复杂的物理模型,我建议采用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理解和记忆。比如,凭绘制能带图来理解半导体中的电子行为,或者画出PN结的形成过程,这样更直观地把握这些抽象的概念。结合实际应用,例如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的工作机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能加深对半导体物理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量的练习帮助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中国科学院的试题通常注重基础和深度,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上的例题,还需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挑战,多思考、多讨论,甚至凭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来解决问题。
模拟实验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学习方式。虽然半导体物理主要是理论性的,但凭模拟实验,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这对深化理解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团队学习和交流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讲解不懂的知识点,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强自有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也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