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大数据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政治是一项付出和产出成正比的科目。我有一个同学考北外高翻,北外初试是不看政治的,只要过线就好。他对政治复习一直都不太重视,我记得十一月份的时候,他还在第一轮看书阶段,最后考了60多分。从这个同学身上可以看得出,其实你对政治重视程度决定你的分数。
考研数学方面:
我实在记不清自己究竟刷了多少遍真题了,反正次数多到数不过来。刚开始时,我会完整地一套一套做,然后逐渐转为按主题板块来练习。你会发现,从十年前开始,试题的出题模式逐渐显现出规律。这时,你需要去挖掘并总结这些规律,找出真题背后的知识点,这是个极其关键的步骤!随着不断练习,做题速度自然会提升。建立一个错题本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我个人喜欢用A4的活页纸,这样便于整理。说实话,到最后整整用掉了一包,500张纸都不够用(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满满的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的方法是一个题目对应一个段落,意思是先看第一题然后看第一段找答案,看第二题去第二段找答案,基本是这样的,也有特殊的,自己判断。完形差不要特意训练,因为分值不大,翻译我没有方法,硬翻的。作文:这段时间我每天早上背一篇王江涛老师的作文,然后当天晚上睡前默写,每天积累一些高级词汇、词组和句型的表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科学基础”涵盖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等多个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统计学部分,理解和应用假设检验、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基本概念和方法是基础,贝叶斯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则是进阶内容。我建议使用《统计学习方法》或《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R或Python的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掌握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等)和算法(排序、查找等)是必备技能。编程语言的学习也是必要的,Python因其易读性和丰富的数据分析库,如Pandas和NumPy,成为了首选。我推荐LeetCode网站进行算法训练,凭实际编写代码来提升能力。
数学部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最核心的部分。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特征值、特征向量等概念对理解机器学习模型至关重要;概率论则为理解和建立随机模型提供了基础。《线性代数及其应用》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都是很好的教材。
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笔记,整理关键知识点,定期回顾,这是保持记忆鲜活的关键。我积极参加在线论坛的讨论,如Coursera、Stack Overflow等,这些问题解答平台对我深入理解概念帮助很大。
项目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最佳方式。尝试参与数据分析竞赛,如Kaggle,或者自己找数据集进行实战练习,这不仅提升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也能你更好地理解数据科学的实际应用。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GitHub上的开源项目,这些都是自我提升的好途径。数据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真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