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九月份教育部出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都只简单刷了一遍,风中劲草也没背完,还好有老师给讲了很多重点帮助理解,让我少背了很多东西。肖四刚出时我就买了,不过一直没有做过,直到考政治的前一晚,我在旅馆把肖四大题简单背了一下,考场上结合昨晚背过的内容和老师讲的技巧把试卷写了个满满当当。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不要忽略其中任何一科,线代和概率这两年越来越重要,不好好学不见得都能拿分。我想说,基础一般的最好早点报班,最好是报一对一授课,不用看什么视频课,真的没有太大用还耽误时间。第二,一定的题量是必要的,但做题不在多在精,因为题是做不完的,做过的题,效果不好可以反复做,要搞懂。第三,真题真的要早点做,不要管别人,十月中旬差不多就开始做吧,至少两遍,晚了后期会很匆忙。真题一般比较简单,不用留几套模拟,全做完得了,越近的真题越要好好总结。第四,数学题感太重要了,一直到考研的前一天都要做题,练手感。后期要做的就是练题感,保持题感。张宇出了四套卷八套卷就做,李永乐6+2也做,可以多见见题型,模拟题比较难,也能练练心态。十二月,看基础笔记,背公式,做模拟题保持手感。第五,考场心态真的肥肠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新型题目的解答策略可归结为快速阅读。首先,仔细审题并标记关键信息,接着依据这些关键词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位置,这样通常就能找出答案。由于这种题型相对简单,我没有特别去做专项练习,所以在此不多赘述。但词汇量是至关重要的,每天坚持记忆!对于长难句,你需要熟悉十多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和解析技巧,并在阅读时自觉应用这些方法剖析句子(可以用符号或标点辅助拆分句子,提炼主要含义)。同时,尝试模仿这些复杂的句式构造自己的句子,初期可以从简单的替换开始,逐渐就能自如地运用。最佳锻炼方法就是将整个文章翻译一遍,之后对比参考书籍的译文,检查自己的理解有何出入。此外,回顾错误题目,看看现在能否解答正确,同时反思正确答案中可能隐藏的陷阱,确保你已完全领会文章主旨。请记住,稳扎稳打,效率更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是基础。供求模型是分析市场行为的核心工具,需深入理解价格如何由供求平衡决定,以及价格变动如何影响供求量。消费者行为理论,特别是效用最大化和无差异曲线的概念,也是重点。厂商的生产决策理论,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策略,也需熟练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运用,比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要熟练绘制并解释这些模型的变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考试常考点,理解它们如何凭利率、政府支出等手段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也不可忽视。
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定期复习和做题。经济学理论性强,不经常回顾,很容易忘记。我通常会每周安排一次全面的复习,并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巩固知识。找一本好的教材和参考书也非常重要,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者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他们的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参加讨论组或找一个学习伙伴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复杂的经济概念。
至于实践应用,我会关注新闻中的经济事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解析,这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提高应试能力。例如,当看到国际贸易争端时,我思考这对各国GDP、就业有何影响,政策制定者可能会采取什么措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