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建议:我的政治考的也不算高,所以只能向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经验,想要考 75+,80+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单科大牛的经验贴,每年都有 80+甚至 90+的大神。我政治花的时间不多,是从 9 月中旬开始的,先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没有看教育部出的那本大纲,内容太多,就放弃了。然后开始刷 1000 题,刷了 2 遍,把错题都标注出来,连续两遍都错的画上重点标志。这时候差不多到 11月了,等到风中劲草出版就买进来开始看,风中劲草将考研政治众多知识做了精炼和提纯,对于后期抓重点有很大帮助。看完之后再可以刷一遍 1000 题,把之前的错题重点记忆。12 月份以前都是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可以不用准备。到了12 月,各种模拟题会纷纷出版,代表性的就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也是用来复习选择题的,大题可以不用看。四套题则是需要把大题全部背下来的,今年肖大神在四套卷中基本上把所有大题都押中了,所以四套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几乎是考研必备。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基础一般,过6级水平。从背单词开始,如果可以坚持下来,会发现背完单词做阅读是很爽的。考研期间每天都在背,配合扇贝和恋恋有词。第一次是每天一个单元,背过一轮后是每天10页复习。阅读,不要太早做真题。但是一定要研究真题。3-6月是做张剑阅读150,每天两篇练语感。6-12月做真题。真题做了3遍,第一遍掐时间做,客观题最多不超过110分钟,第二遍,所有阅读手写翻译一遍,还可以练翻译。第三遍,练习解题技巧。做完黄皮书之后,我又买了一本的阅读(冲刺提高72篇)。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比黄皮书的难度小一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做真题,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全部翻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继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刻意追求答案对错。同时,这个时候做阅读也是掐着时间,每篇最多15分钟,我记得自己当时基本是七八分钟一篇。总之,英语要把真题的解题方法规律和逻辑研究明白,一定要仔细看。最后可以留近3年的题最后1-2个月拿来练手。但是近三年的题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英语最重要看阅读,作文最后1-2个月自己写模板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在这个科目中,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在蛋白质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二级(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超二级结构)和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组装)。酶的活性中心、动力学特性、抑制机制也是常考点。对核酸,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翻译是核心内容,尤其是中心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在代谢部分,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酮体生成与利用、尿素循环等,都是需深入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要关注能量的产生和转移,比如ATP的形成和利用。
在分子遗传学领域,DNA的突变、修复机制,基因表达调控,特别是操作子模型、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等概念要清晰。了解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如PCR、克隆、基因编辑等,这些可能会出现在论述题或者案例分析中。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知识框架。先从宏观角度把握整个课程的脉络,再逐步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记忆,比如凭实际的酶促反应来理解酶的作用机制。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既能巩固知识,也能熟悉考试形式。多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理解和见解。
,定期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生物化学的知识点繁多,不及时回顾,很容易遗忘。在复习过程中,尝试用自有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检测和深化理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