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避免机械记忆,也不要过分依靠预测题库。等到九月时开始看红宝书会更合适,对于文科生来说,即使红宝书出版后开始准备也不晚。在回答问题时,几乎没有地方需要你一字不差地复述原文,关键是要准确掌握概念词汇,语言表达得体,过分背诵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此外,不要过于依赖那些所谓的预测书籍。诚然,它们有时能命中一些题目,但依赖押题可能会帮助你达到分数线,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让你脱颖而出,因为仅仅过线是不够的。
考研数学方面:
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一直专注于数学学习,但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数学基础薄弱,我在提升精确度方面仍然遇到困难。我认为这可能归因于练习的数量不足。对于数学,我的理解是需要构建框架并归纳题型。鉴于我的能力有限,我选择了专题的方式来总结题型,大部分的大题都能涵盖在这类总结中。这次我会将复习全书完整地过两遍,真题也要刷两遍,所有的总结都基于真题。快速得分的关键在于投入大量时间在那些经常出现的题目上,必须明确重点,深入理解这些重点。区分重点与非重点的标准就是历年真题。考研数学涉及的知识点比高考更为繁杂,而复习时间又相对短暂,无法做到每个知识点都钻研得很深。我推荐使用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它的条理清晰,习题量适中,可以让你有多余的时间反复研读。至于真题,我建议采用李永乐的版本。不断练习、思考、联系和记忆是提升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和写作都是重头戏,阅读一定要把握好真题,真题研究多少遍都不为过,重点是真题里面的词汇和长难句,还有老师的出题思路。大作文我没有背模板,在做阅读时,有积累里面很好的句型和短语,然后对照着王江涛作文书里的目录分类,看这个句型适合用于哪种类型的作文并造句,这样自己印象很深刻。除了自己的积累,我有把张剑黄皮书后面附的作文全部单独整理,根据话题记忆里面很好的句子,另外学他写作文的逻辑。11月份后期,我基本隔一天写一篇大作文。完型的贵在找到文章的感情色彩,通过第一二句知道文章想褒扬啥、贬斥啥,知道一些固定搭配和常考热词,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做出来,当然除了那种词语辨析。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基础理论部分,理解并掌握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性质至关重要,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特别要强调的是Z变换,它是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重要工具,需透彻理解和熟练应用。
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概念和特性是核心考点。理解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频率响应和冲激响应等特性,并能用它们来分析和设计系统,是这个部分的重点。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法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这对解决复杂系统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滤波器的设计和分析是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你需熟悉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以及如何凭模拟和数字滤波器实现特定的频率选性。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单纯记忆更重要。多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但要避免机械地解题,应试图从每个题目中提炼出背后的原理。模拟实验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表现。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相关课程,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团队学习也很有效,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从他人的解释中获得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