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在政治科目中的关键性不言而喻。起初,我依赖考试大纲,但很快意识到这种方法并不实际。大纲涵盖的信息过于繁杂且缺乏明显的重点,实际上,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仔细钻研每一个细节,更不用说详尽阅读“风中劲草”了。所以,尽可能多地研读“风中劲草”是明智之举,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部分内容最多,也最为重要,值得反复阅读。接下来,做一遍1000题,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标准做法。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可能会有些挑战性,所以我鼓励你们提前准备,现在就开始翻书复习。三月起步其实并不算太早。要稳扎稳打地建立基础,不断重温笔记和讲义,确保深入理解,避免浅尝辄止。我见过很多同学,他们从清晨六点学到深夜十二点,然而最终并未达到期望的成绩,问题就在于他们未能真正领悟知识点。因此,我要提醒你们,学习效率至关重要,要发掘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别盲目跟风,毕竟成功者总是少数,真理往往被少数人所掌握。
参加辅导班并非时间的消耗,因为它们通常讲解得更为详尽,记些笔记也大有裨益,之后可以在宿舍里整理并反复利用,以求彻底掌握。我有个提议:争取在新学期开始前就能消化课本知识,九月份时转向做真题,并且亲自归纳错误题目(个人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持续了三个月,我主要专注于记忆词汇和阅读文章,红宝书中的单词我大致背诵了两次。同时,我利用张剑的黄皮书来研读其中的文章,这些文章的质量很高,但遗憾的是,其命题风格与考研英语相差甚远,因此做不做那些练习题并不重要,正确与否也不必过于纠结。这样的日常学习大约每天投入三到四小时,直到六月中旬,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每天精做一篇,并在次日清晨背诵文章和短语,几乎将所有真题文章都熟记于心。反思起来,我在英语复习上的最大疏漏就是没有在最后阶段预留几套真题来进行模拟训练,导致后期无新题可做,所以我大约反反复复地做了三遍真题。对于作文部分,我参考的是考研1号系列的《写作160篇》,从十一月开始,我不仅实战演练真题作文,还会背诵书中的范文。就这样,我的英语复习告一段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动力装置原理”是一门涵盖了热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科目。理解和掌握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你需理解并基本的物理定律,比如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这是分析动力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深入理解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奥托循环等,是掌握内燃机工作过程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为重要。你凭绘制和解析P-V图,T-S图来加深对热力学循环的理解。对流体流动部分,理解伯努利方程的应用,以及如何计算各种阻力,能帮助你理解发动机内部的工作流程。对机械设计部分,熟悉传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如齿轮、轴承的选和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试中的重要考察点。多做练习题,尤其是那些基于真实动力装置设计的问题,有效提升解题技巧。尝试自己设计或改进一种动力装置,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模型制作上,都能深化你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大家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知识点清单,并结合历年试题进行模拟训练,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大家互相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
保持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的公式和概念,要有耐心去琢磨,不畏难,持之以恒地学习。每天坚持复习,定期回顾,知识不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