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经验之谈:(1)政治不用开始的太早,最早八月即可。尤其近几年考研大纲变动很大。(2)学政治一定要有效率,每天的按部就班不是目的,能把琐碎的知识点记住才是重点,不要把细小知识点的记忆工作留在最后,可以选择一些技巧记忆,比如顺口溜法,框架等等(3)不要轻视后期的背诵,后期的背诵量和背诵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至少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是这样),出了肖八小黄书一定要马上背大题(因为肖八每年12月中旬才出,时间很紧)。(4)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很重要。如果中后期发现书目不合适,一定要学会自我反思并及时调整书目,这点很重要.因为时间是一趟一去不复返的列车,效率远远比努力更重要。别等到考前十天再后悔!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复习阶段要好好做笔记,别漏了题型!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应当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题目。文章部分的研究应当以细致为主。怎么做到细致呢?首先要通篇将本文阅读后,你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其次就是从细枝末节开始,每个段落中,每一个不会的单词必须通过查字典搞清楚它的意思,做到每个单词都要认识;每一个不会的词组也要通过查字典清楚他的意思,做到每一个词组都要认识;每一个句子的成分、结构(各种句式的镶嵌式比较复杂的)要搞清楚,这个是解决长难句的关键,做到每一个句子都要认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真题的每篇文章都可以做到单词、词组、句子全方位研究相当的透彻,当然题目中的生词也是不能放过的。通过这种地毯式的全面覆盖才能掌握好基础的英语知识,例如单词、词组、长难句才可以解决问题。另一个部分是题目,我认为题目的研究应当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综合来看。真题是出题老师一年的辛苦工作的结果,所以老师出题是非常小心和谨慎的。如果通过研究十年真题来弄清楚老师的出题思路,相对来讲会对自己做真题有很大的帮助。我对于真题的题目,其一是先看出题的位置,考研出题是有特点的,问题的顺序和段落的顺序相同。我想一定要通览一遍文章之后再看问题,看完文章后,要用短暂的时间思考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目的,然后接着看题目,迅速判断出题位置,然后看这个问题相对应的关联句子处于什么位置,在所在段里出于什么位置,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其二是结合每个选项,看一下选项是否是和定位的那句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意思,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如果选项和句子基本相同,而不是间接地和文中句子有相同的意思,那么这选项肯定是错误的,再就是我想说的是题目答案没有三个连续同样的选项,还有就是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基本上不选A。其三,我想做真题时肯定会有错误的题目,为什么要在做完两遍之后,再仔细看呢?我认为做完第一遍,先把错误的标记出来,在做完第二遍后,再把错的标记一下(这两次做都是用铅笔,错误的要用红笔打上勾,错几次打上几次勾),这样两遍之后你就对于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结合题目研究时候,方向感会更明确。针对于每一个题目,你做对的,你要清楚它为什么对,错又是为什么错,这只是第一步,还有就是要搞清楚那些题目错的原因是什么,无中生有、偷梁换柱、随意添加或者删减信息等等。我认为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把真题出题方面的问题解决掉。阅读是英语的主要项目,阅读搞不好,考研英语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但是研究真题的方法要正确,这样才可以取得研究真题的最佳效果,最终培养出对于真题的感觉。研究真题参考资料要看,不过我想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摸索,形成自己的对于真题的题感。参考书推荐张剑的黄皮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经济学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核心概念。例如,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核算、货币政策等。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因它们构成了分析经济现象的基础。
掌握模型和理论。现代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消费者选理论、生产函数、IS-LM模型等,都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并能够绘制和解释这些模型,对解答分析题至关重要。每个模型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这将帮助你在实际应用中避免错误。
再者,强化计算能力。无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还是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都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扎实的微积分基础和对经济变量敏感的理解,会你在面对复杂的经济问题时游刃有余。
关注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现代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它也关注如何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阅读和理解经济学论文,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会提升答题深度和广度。
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凭实践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你找一些历年的试题进行练习,或者参加模拟考试,这将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