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后期小草+模拟题+背肖八,首先每天两套模拟卷的选择,先做的肖八,然后做了一些市面上买到的模拟题,因为肖八今年的题目好多是1000题和时政册子里的,所以做完分数比较高,平均42.43的样子,但是做别家的模拟就各种不顺手,也不知是别的卷子出的太偏还是自己不扎实,在连续的几套35分左右之后我就放弃了题海战术,开始回归知识点,看小草和肖老师的知识点背诵小册子(小草是本好书,然而我到最后都没看完,可惜了)。这段时间我还背了些东西,主要就是肖八和20题,肖八连读带背每天半套,用了半个月时间好歹过了一遍。
考研数学方面:
一直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挺好,本科学的金融,数学上数学分析啥的,整个大学过去,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所有数学都是满绩点。数学这块我用的参考书是李永乐的三套装: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真题。每天三个半小时复习时间按部就班的来,等到各种套卷出来可以选择的做。我当时除了这三套装,还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然后就差不多考试了。针对数学错题,我建议做题做倦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类似题不会做时候拿出来看。我从六月份开始复习教材,做过复习全书,660题,30年的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项之一,基础知识还算扎实,复习起来相对轻松。目前我正专注于大量积累词汇,不论多艰难,每天都会确保至少一小时的记忆时间,虽然短期内可能进步微乎其微,但持之以恒到年末,定会有所收获。我认为,缺乏词汇量是英语考试的一大难题。对于阅读理解,抓住逻辑脉络和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至关重要,这需要通过实际做题来不断训练,你会逐渐领略其中的窍门。至于作文,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只是平日里积累了些优美的长短句,效果还挺理想。若你觉得写作吃力,不妨看看那些提供模板的书籍,里面不乏有价值的内容。我选用的参考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以及一本乱序版的单词书。另外,我还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先读单词,力求熟悉,然后开始背诵。我总共背了四遍,看了一遍配套视频以加深理解,接着通背一遍,遮住中文释义再背一遍,最后复习了一遍附录中的单词。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标记出难以记住的词汇,给予特别关注并集中攻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我在复习时,会把每一个重要概念都结合案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既能增强我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答题时的实际运用能力。
要重视历年真题的练习。真题是最直接的考试指南,它能反映出学校的出题风格和重点。我不仅做了历年的试题,还对每一道题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其背后的考点和解题思路。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限时训练,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这对应对考试压力也非常有帮助。
再者,管理学是一个需广泛阅读的学科,除了教科书,我还阅读了许多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和最新的学术论文,这使我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解析管理问题。关注行业动态和企业管理的实例,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
团队讨论和个人反思同样重要。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难题,凭彼此的观点碰撞,我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定期回顾和自我评估,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足,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合理规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压力,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