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第一次准备考研时,我在十月份启动了政治复习,也阅读了一遍红宝书,并购入了陈先奎的2000题集,每日仅投入一个小时。直到十一月底我才完成这本习题集,紧接着又复习了一遍,却仍感到困惑,很多内容都无法牢记,甚至开始懊悔选择这本资料。进入十二月,我开始焦虑,发现面对真题选择题只能凭直觉猜测,而对于大题则完全无从下手。于是,我购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疯狂背诵,但实际上似乎并未起到太大作用。第二次备考时,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舍弃了2000题,转而专心研读红宝书,并配合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进行练习,题目量适中,每读完一个章节便做相应习题。由于之前的基础,这次进度较快。十二月时,我购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简单且准确率高。在考前两周,我重新审阅红宝书,有针对性地挑选内容复习,同时回顾课堂笔记以构建知识框架。每一章结束后,我会绘制框架图,尤其是对于近代史的关键时间和事件,需要连贯掌握。我还专门背诵了一些标准表述。在红宝书上复习了一周后,我集中精力攻克哲学部分,因为这部分大题的区分度最高。我根据老师的哲学框架进行了细化,制作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包含了所有原理及其方法论含义,当然,理解原理是首要的。我找来了过去三年的政治真题,针对哲学题,首先回答显而易见的部分,再依照我的框架一一对应,只要有相关性就写下来,先列原理,再写方法论。如此一来,每个哲学原理都涵盖在答案里,确保了全面性。进入考场前,我检查了最后五套卷中做错的选择题,考试时还真遇到了一道错题。
考研英语方面:
写作:英语的作文分为大小作文,作文是有套路的,难度不大,后期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搞定。资料推荐王江涛的英语作文。写作的复习一般在11.12月进行,在背完一些作文和句型后,考前练手是最重要的,最后半个月最好每天都自己仿写一篇文章,这样考试就手到擒来了。另外,书写也是很重要的,我之前的英文书写不好看,所以我专门买了两本英文字帖练了半年,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背单词单词过了两遍千万不要用纸质单词书用手机软件!!推荐百词斩非常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英语,这门科目涵盖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我认为,对词汇,每日坚持记忆是关键。我使用了Anki这样的间隔重复软件,它能帮助你科学地复习单词,避免遗忘。不要忽视词根词缀的学习,这对猜测生词意思和扩大词汇量非常有帮助。对语法,理解并掌握语法规则至关重要,我推荐“剑桥英语语法”系列书籍,系统且详尽。阅读理解需大量的实践,建议定期做英文原版文章或期刊,提升理解速度和准确性。写作部分,多读、多写是王道,模仿优秀的英语论文,形成自有的写作结构和风格。
英语专业知识,这不仅包括语言学理论、文学批评等理论知识,也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内容。我凭阅读经典教材如“Halliday的语言学”和“Chomsky的生成语法”,以及“Fitzgerald的英美文学选读”来巩固基础知识。我会订阅相关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对翻译,除了理论学习,实践同样重要,我经常进行中英互译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我还特别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还是探讨语言现象,都需独立思考,提出独特的见解。我常常参与在线讨论组,与他人交流观点,锻炼自有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我要强调的是,有效的学习不仅仅是埋头苦读,更需合理的时间管理和好的心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时的休息和运动,都能帮助更好地吸收知识,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