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10月份启动政治复习,首先通读了一遍《风中劲草》,并完成了肖秀荣教授的1000题。虽然有些朋友认为《风中劲草》帮助不大,但我觉得它清晰地标出了重点,让人一目了然。我大约细致地研读了三次大纲,并反复标注了易错知识点,同时也多次审视了自己的知识架构。直到12月中旬,我才着手准备主观题,那时四套卷已经发布。
坦白说,肖老师的四套模拟题和他的终极预测资料,绝对是所有资料中的翘楚!当时担心反押题,我还背诵了米鹏等其他资料,结果肖秀荣老师的命中率最高,甚至包括反押题部分。因此,他无疑是业界的良心推荐。至于市场上的其它资源...嗯,八套卷和四套卷在考前半个月是必须做的,历年真题的选择题也可做为练习(但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知识点年年更新)。除此之外,就没有必要额外寻找材料了...我记得我在后期做任汝芬的四套卷时,选择题难度颇高,风格与真题相去甚远,如果觉得自己时间充裕,可以用这类材料来提升一下解题技巧,仅限于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得数学者易得天下,政治英语专业课分数差距较小,数学关键中的关键。大家多数用李永乐全书,那本书每个知识点都讲解非常之细,适合打好数学基础,但考试和平时练习是有很大差别的,考试难度在细节上比李永乐难度小很多,但在综合上难度较大。考试用的方法都是常见的,历年真题基本上大同小异,个别题型有所出入。我就是先学好课本,在学李永乐全书,10-11月份做真题分类讲解,不做整张卷子,按章节的一类题型加以练习,将真题当全书按章节分析透,基本上100分以上就差不多,等分类的熟练后再做成套的真题,练习题效果会比较好。李永乐660太难,不适合深究。大家把最常运用的知识点练习的太少了,导致没有把握住重点,得分较低。
考研英语方面:
我推荐你阅读张剑编写的历年英语真题集,通常被称为“黄宝书”。如果你想重新找回英语学习的感觉,不妨选择一本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无需过分深入研究,做题、核对答案,重要的是理解错误的原因。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出版的阅读练习,每个单元包含四篇阅读和一篇新题型,前三篇较为基础,第四篇则相对复杂。这并不是说它是最好或最坏的选择,只是作为训练阶段的一个过渡。对于张剑的150篇,我不太推崇,我购买了其基础训练篇,虽然题目的逻辑与真题略有相似,但有时答案让人难以信服,因此我只完成了几个单元。而据我同学反馈,提高篇中充斥着生僻词汇。我在八月开始接触真题,从1991年开始,视之为前期的实践材料,因为它们比其他参考资料更为可靠。首先,我会完成一套题目,查看正确率,接着分析错误选项的原因。我持续做到2002年,随后回头重做一遍。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简要记录原文含义,然后对比官方译文进行校正。这个步骤相当耗时,但却有其价值。刚开始翻译可能感到困难重重,但只要你专心致志,坚持数年,必会有所收获,同时也能锻炼你的翻译技能,省去专门练习的时间。完成1992年至2002年的翻译后,我转而做2003至2008年的真题,同样按照之前的方式,但在翻译上明显轻松许多,尤其是在2005年后,只需处理少数长难句,翻译准确度显著提升,理解阅读答案也更加容易。我特意保留最后三年的真题,打算在最后一个月进行测试。当你完成第二遍时,你会发现第一次的答案已无记忆,所以请安心地反复练习真题。此外,第二遍还需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以及错误类型。同时,要剖析文章结构,了解段落划分和主要内容。第三遍时,只需大致浏览文章,便能迅速把握框架,继续练习。如果每天都专注并结合词汇记忆,你会发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工作。因此,尽早开始真题练习是明智之举!最后一遍,我会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有助于培养阅读感。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最后一个月集中精力攻克作文的同时,绝不可忽视阅读,因为你已经对真题有了相当的熟悉度,至少每天应阅读一两年的真题。这个准备过程或许耗神且短期内不易看到显著进步,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学习经历及最终成绩来看,这种方法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学科,它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重要领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你需深入掌握每个族的特性,理解电子排布对元素性质的影响。这是理解无机化学现象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化学键理论是理解分子结构的核心。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其形成原理、强度以及影响因素都需透彻理解。VSEPR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能帮助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这对理解分子性质至关重要。
再者,对晶体结构的学习,理解晶格类型、晶胞参数、布拉菲格子等内容是基础,要熟悉各种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如金属、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区别。配位化合物的学习则需理解和运用价键理论、场论等知识,理解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磁性。
至于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你需掌握氧化数的概念,学会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能应用电极电势进行半反应的比较,这对解决复杂反应的排序问题很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科书和参考书,深入阅读并做笔记,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公式,多画图示帮助理解。定期做练习题,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理解和应用比单纯记忆更重要,尝试解释一些实际的化学现象,将所学应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