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复盘学习过程与步骤如下:首先要归纳个人的学习方法。从头到尾仔细研读《风中劲草》的红色版本,一旦肖秀荣的历年真题问世,就要立即尝试解答,切勿将其保留到最后作为模拟试题(由于考研政治知识点三年内不会重复,所以在完成《风中劲草》的学习后,应立即通过真题来测试自己)接着,进入肖秀荣的八套模拟卷阶段,尽可能地记忆题目答案,因为其中的重要题目可能会与肖秀荣的四套卷有所重合。之后,重点来了,肖四必须在不查阅书籍的情况下完成,即使表现不佳也不要看书。最后一步是进行全面的漏洞检查。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看了2遍,结合着大纲范围看,课后的练习多做基础题型。看完课本之后开始做高分速成,大概做了3.4遍吧,这本书很薄,相比核心笔记也简单许多,大部分是基础题型,刷起来很快。核心笔记刷了2遍,这本书虽然有些题也是有难度,但总体来说知识点和题型总结的非常好,多刷几遍对于提高数学绝对很有帮助。大概10月份开始做库,真题不多,尽量留着整套的掐时间做。个人建议数学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整理知识点和常考题型,另一个用来记错题。说来还惭愧,我的错题没有坚持下去,知识点倒整理的比较完整,后面直接当教材看了,基本做的题都能从上面找到归纳,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欣慰的是这门付出是和收获成正比哒。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个持久的任务,我自认为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因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复习。首先,我专注于背诵词汇并归纳近义词、反义词及同义词,同时做历年试题(不查阅词义,只做题后核对正误)。接着,我完成了80篇阅读理解和40篇完形填空。进入第三个阶段,我每日精读一篇真题阅读,逐句翻译到笔记本上,随后做题,对照答案后,我会针对翻译错误的句子重新解析并在本子上记录,同时收集生词和重要语句。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它让我有机会练习翻译、阅读,记忆单词,并为未来的写作积累素材,我觉得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到了第四步,我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每天完成一套或半套真题,纯粹以检测复习成果为目的。即使反复做题,仍有错题出现,这就需要深入反思错误原因,防止重蹈覆辙。此外,我开始准备作文部分,对每个主题都进行了个人总结,小作文用模板,大作文则独立撰写,特别优秀的句子会被我着重记忆。我认为,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英文句子才是高质量的表达,因此在写作时我尽量避免过多复杂的从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商管理基本理论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企业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模块。在复习时,我将这些模块划分成不同的部分,逐一攻克。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理解,我注重了解各种类型的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如直线型、职能型、矩阵型等,并理解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对战略管理,我深入研究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的应用,以及如何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商业策略。
市场营销是我投入精力较多的部分。我不仅需掌握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还需理解和应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市场定位等概念。我还阅读了大量的案例,以提升对实际市场操作的理解。
再者,人力资源管理是另一个关键点。我深入学习了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并尝试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人力资源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倾向于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也会定期进行自我测试,看是否能独立地解释和运用这些理论。我也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凭与他人的交流,深化理解和拓宽思路。
我一直坚持阅读最新的学术期刊和行业报告,以保持对工商管理最新动态的关注。这样既有助于我对理论知识的更新,也有助于我在答题时提供更有时效性和实践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