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正式复习从八月底政治考纲正式出版以后开始。政治想得高分,关键还是在于选择题。政治资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和《4套卷》)、风中劲草,最后是其他名师考前冲刺卷;第一阶段:9-10月,刷选择题。肖秀荣《精讲精练》和《1000题》配合使用,刷1-2遍选择题,看一章刷一章,尤其重视积累错题。在这里给大家提个建议,《1000题》做题之前可以复印1-2本,可供后期重复刷题使用;第二阶段:11月,再刷一次《1000题》和做一做《讲真题》的选择题,看看往年真题的选择题风格是怎么样的,同时结合使用“红宝书”和风中劲草,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第三阶段:12月-考前,重点看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而政治大题,大家要把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答案都基本上能背下来——原因很简单,一是完全有可能考到原题,二是背下来后即便不考原题,类似提问你都能根据背过的内容,近似地组织答案了。选择题和大题都搞定了,考研政治胜利就不远了。选择题就是比较细小的知识点,考察基础知识。每年虽然有大纲,但是没有重点、背的效率很低。建议看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所有科目都在里面,有细小的重点。暑假可以先过一遍,九月份开学之后认真再看一遍。后期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大题,时常翻翻选择题知识点就好~买几套卷子,考前练练测测问题不大。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阅读部分,强烈建议别去做那些模拟题,因为它们的质量堪忧,我尝试了几天后便放弃了。我对真题情有独钟,从2002年起一直做到最新一年,虽然起初难度较大,我没太关注准确率,而是侧重深度阅读,查阅词汇,剖析文章结构和论点,并尝试即时口译。有些同学会选择书面翻译,但由于我起步较晚,大部分时间又投入到了专业课程上,只好选择口译。当我做到2013年的题目时,发现后面的几年我的阅读错误仅限于两道,这让我倍感振奋,于是继续深研真题。大约在11月中旬,我开始学习凯文的写作方法,由于难以记住,后来我调整了一些模板并加以记忆,同时进行套用、模仿和写作练习。如果英语基础不是非常扎实,使用模板通常会比独立创作得到更高的分数。翻译部分我没有特别训练,毕竟考研的翻译难度相对较低。至于完型填空,我一直没找到窍门,所以成绩一般,但今年的完型似乎比以往简单一些。
考研专业课方面:
政治学理论是一门深度探讨政治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权力、国家、民主、公正等核心概念。在复习时,我对经典的政治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读,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理解他们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关注当前国内外的政治动态,凭新闻和学术论文,了解并分析实际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还特别注重笔记整理,对每个理论进行提炼和归纳,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我在准备这门科目时,首先确保了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牢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深入研究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如比较优势、关税、自由贸易区等内容,并凭阅读企业案例来理解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对管理学部分,我重点关注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方面,尝试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还会定期做模拟题,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对复杂的概念,我会尽量用自有的话解释清楚,凭讨论和教学相长的方式加深理解。我也习惯于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结构,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保持好的学习节奏也很关键,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