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天看书很累,很压抑,看第一遍的时候比较慢,也比较细,第二遍的时候就查漏补缺,第三遍就是巩固一下。资料就是肖大大的全套材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肖四,肖八。有一句话就是得选择题得天下,选择题是拉分最明显的地方,说实话,论述题拉不大开分。论述题我只背了肖8和肖4,因为肖4、8上面论述题的答案太多了,后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真得背不完,简版的相对好一些。我感觉不在资料多少,没必要把各个考研名师的试题买来都做,认准一个一直跟随下去就好,后期可以买点押题,做做选择题,查漏补缺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在考试期间,我发现试题相当直观,只有一半的大题略感困惑,还有两道选择题让我犹豫不决。数学部分,我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了。平日里,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会做的题目不失分。早在我大二时,因为计划大三首次参加考试,所以那时我就已经开始研读黄庆怀的高等数学。然而,由于使用个人学号报名,在现场确认环节未能通过。从那以后,我没再看其他材料,而是专心研读黄庆怀的书籍。在这个阶段,阅读十分轻松,没有任何压力。到了大三第二个学期初,我已经完整地、仔细地阅读了一遍黄老邪的书,对数学有了十足的信心。随着大三第二个学期的到来,我感到压力渐增,于是开始了正规的复习工作。首先,我通读了同济大学的高数上下册,包括所有的例题,并有针对性地挑选课后习题来做。推荐使用自己的本科教材,这样能帮你回忆起当初学习时遇到的难点。如果你本科时期认真学习,通常能识别哪些题目属于重要类型。完成教材的学习后,我开始使用复习全书来加强巩固,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完全理解,错误的题目用红笔改正,对于未充分理解或经典的题目做好标记。对于线性代数,我没有单独看教材,直接使用复习全书,并在遇到不懂的概念或公式时立即查阅教材,我的教材对公式的总结做得很好。暑假是个关键时期,把握好它,考研的成功就在眼前。暑假期间应完成复习全书和讲义,否则后期时间会变得紧张。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黄庆怀的书可以不必做,复习全书已经足够;如果能力较强,可以考虑额外挑战。重点不在做大量的题,而在于理解并掌握已做的题目。接下来进入真题阶段,建议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完成,模拟真实考试。真题有助于发现遗漏和不足,做错的题目要深入探究原因。后期出现的各种660题、400题等,我认为没有必要做,时间和精力有限,专注于之前使用的资料就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水平属于一般偏上,所以我英语开始的比较早。大概在4月份,我就开始背单词,单词书是一本按照词根排序的书,书里面有历年英语考研的例句,非常利于理解与记忆,我整个考研过程大概看了这本书2遍。在距离考研还有3个月时,我几乎是每天早上刷100个单词,坚持到考研的前一天。我的长难句和语法基本上都是听老师上课讲的,基本没有专门练这两项。由于阅读占分数很大,所以我买了1997到2018年的真题做,前前后侯大概做了3遍,做到最后我到不用看文章和题目我就知道答案了。做真题主要是看出题人的思路,特别是错误选项是怎么出现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遍阅读,然后对答案、看解析和翻译,做到每句话的结构都明白,每个单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如果你做阅读做到炉火纯青,那么你都可以猜到命题人怎么样编出错误选项。对于作文来说,我买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书,每天背,背熟了大概大小作文各十篇,做到如果出相似的题目可以马上写出来。我在一开始时候,还练过完型填空,但是由于完型考验个人很高的英语水平,而且花费时间长,见效慢,所以我前前后后练习的完型不到10篇。最后,我的英语总成绩还算满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二是对大学基础物理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主要涵盖了电磁学和热力学两大部分。电磁学部分,你需掌握电场、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含义并能熟练运用。特别是对静电场的高斯定律和磁场的安培环路定律,这两个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也是常考点。热力学部分,要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能够运用熵增原理分析热力学过程,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卡诺循环等基本理论。
学习物理二,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练习”的三步法。凭阅读教材或听课,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定律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公式。凭做笔记或者画图的方式帮助记忆,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怕,多思考,多查阅资料,甚至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题目,这样既能拓宽思路,也能加深理解。
我强烈推荐使用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模拟训练。这些试题往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凭反复研究和解答,你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难度和方向。定期自我检测,评估自有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的物理问题,要有耐心,保持冷静,自己一定能够解决。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保持高效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