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计算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资料主要以肖老师的系列为主,包括知识点讲解与精炼练习,接着是一千题,最终是必备的肖四大预测。我认为教材选择差异不大,关键看个人偏好。九月起,我开始慢慢研读那本详尽的精讲精练,从头至尾梳理一次。进度缓慢是我一贯的问题,我在做一千题时还在继续阅读精讲精练(惰性是我一大障碍)。基础知识巩固后,可等待考试大纲发布,购入大纲解析辅助理解,随后还有风中劲草和知识点背诵版,这些我都购买了,但并未深入研读。建议各位精选几本书深入学习,不必贪多。冲刺阶段,除肖四外,我还添置了蒋五,其他资料则未涉及。选择题重在基础,根基稳固分数自然理想。至于分析题,需灵活运用知识去解读材料,很多考生常犯错误,只列举知识而忽视与材料的结合,这会导致得分偏低。在日常练习一千题的分析题目时,思考比动手更为重要,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是关键,无需每道题都亲自动笔。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遍大概是从5月份一直看到8月底,看完一章把这一章的定理自己证明一遍、笔记自己做一遍、例题不看答案自己做一遍、课后题自己做完对答案,不会的题、会但是没想起来的题、不熟悉的题都要做上不同的标记,有助于后期复习。基本上这一遍下来,基础就能打好。因为感觉做模拟卷的时间还早,又重新拾起了18讲、线代教辅和概率9讲,和再过一遍真题,做了之前不会的题,但我这遍还是有好些题不会的还是不会,重点关注了下。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考四六级一直没有背过单词,单词量极其的有限,所以英语必须从单词开始下手。从八月底开始背单词,用的红宝书。每天一上午,背了整整一个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为了背单词,把红宝书抄了一遍。每个单词后面释义的句子也都选择性的抄了一遍,当然主要是意思不太熟的单词。红宝书的还有一张盘,上面有每个单词的读音。我放到了mp3里面,平时走路上听。背完单词也会跟着mp3来默写一遍。单词也不是一次性可以搞定,前面背了的过好些天就忘了,到后来刷物化有机题刷累了可以随便翻一翻,加深印象。单词基本熟悉以后,做阅读题就方便很多。阅读和新题型都有一定技巧,在不断刷真题集之中体会考研英语的解答特色。作文熟背几篇典型范文,但切忌套用参考书模板,容易得低分,要结合范文总结出自己的作文构架,注意多练习和书写。翻译和完形有一定技巧,也考察个人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我将其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五大模块进行深入学习。每个模块都有其核心理论和公式,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力学部分,牛顿三大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是基础;热学中的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定律需深刻理解;电磁学则要精通电场、磁场的概念,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应用;光学则需掌握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是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崇“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第一步,理解概念,不机械地背诵,是尝试从本质上去理解物理规律背后的意义和逻辑。例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非死记硬背公式。第二步,记忆关键知识点,凭笔记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出知识框架,方便日后查阅和复习。第三步,应用所学,凭做题来检验理解程度,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能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我还利用了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在线平台的课程,这些视频教程往往能以生动的方式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我也积极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讨论难题,这种互动式学习我受益匪浅。
在备考期间,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也非常重要。充足的休息能大脑更好地吸收知识,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帮助你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