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在政治学习方面并不擅长,只能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我真正开始复习政治是在9月,随着时间推移,压力越来越大!起初,我只是浏览了一遍大纲,但看完后却一头雾水,简直无法深入阅读。后来,我重新整理思绪,逐渐理解了大纲的内容。接着,我采取边读大纲边做肖秀荣的1000题的方法,并将题目标记在大纲相应位置。第二轮时,我结合记忆小册子和历年真题一起复习。接近考试时,主要集中在肖8和肖4上。如果有余裕,其他预测卷也是不错的选择,用于综合整理主观题的答案。最后,真心推荐对政治不太熟练的同学尽早开始复习,别像我一样等到时间紧迫,让自己陷入焦虑。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要温习并搞懂知识点的,所以你发现某些题错误的频率较高就可以回头再去理解那些知识点。总之,做题不是单纯为了做题,关键是为了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总结起来有几点,视频不离眼,目标不离心,笔记时时记,题不离手,公式概念不离口。
考研英语方面:
先提一下,提前浏览真题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让复习更加有的放矢。每次复习阶段结束后,不妨再回顾一下这些真题,但别急着做,因为它们的价值要在最后冲刺阶段才能最大化。重点强调的是阅读理解,它占据了半壁江山,直接影响成败。而阅读能力的核心在于词汇量,切记!别用传统的单词书来背,大多数人会在“C”字母处就打退堂鼓。现在有很多便捷的app,利用它们来背单词,你会发现5500个词在一个月内就能轻松掌握,这真是个惊喜!只需在空闲时刻,比如饭后或睡前看看就行,不必挤占主要的复习时间。掌握了单词之后,就可以开始每天做两篇阅读练习,到了10月份再逐渐增加其他题型的训练。这样的建议适用于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如果英语对你来说是个挑战,比如过四六级都很吃力,那你就得加倍努力了。阅读部分推荐使用张剑的黄宝书,刚开始错误可能会多一些,坚持下去就会进步。至于作文,王江涛的书足够用了,其他的辅导书就没那么必要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涵盖了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问题分析以及环保政策法规等内容的综合性科目。它要求不仅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还要能深入剖析其成因,具备一定的解决思路。在复习过程中,我对以下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理解和记忆: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
对“生态环境”,需理解它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污染”部分,则需了解各类污染源,如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理念是环境保护的基石,要理解它们的含义,尤其是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两点。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采取以下步骤:
1. **系统阅读教材**:全面了解课程框架,把握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要观点,构建知识体系。
2. **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整理关键知识点,凭视觉化的工具加深记忆。
3. **案例研究**:寻找真实的环保案例,尝试从课本知识出发分析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习题练习**: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5. **讨论交流**:与同学一起探讨疑难问题,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新的启示。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环境问题是动态变化的,理解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保持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关心,将理论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也是我学习这门课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