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在高中阶段主攻文科,因此我对政治有一定基础,所以我从9月底才开始着手复习。政治的学习内容涵盖五个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前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我购买的教材包括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还有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我看了两遍,大约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我转向了《风中劲草》,这本书我总共精读了三遍,最后又单独回顾了一遍重点,直到考试前一天都在持续阅读。期间,我穿插完成了1000题的两轮练习。我认为对于这类选择题,反复温习至关重要。我习惯仔细研读,多次重复,否则枯燥的知识点很难记住。我会强迫自己边看书边勾画关键知识点,这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对于1000题,我的做法是先记录正确答案,专注于正确的选项,再查阅答案解析,理解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在政治学习中,我一直注重掌握正确的信息,避免错误,这样考试时正确认知会更加牢固,这是我的个人体会。至于形势政策,只需在最后一个月关注肖秀荣的热点时事总结即可。我认为选择题是政治得分的关键,做好选择题能轻松拿到40分,加上平均的大题分数,总分70分以上不成问题。《风中劲草》对于提高选择题成绩特别有帮助,特别是关注时政与毛泽东思想的融合部分。大题方面,得到30分相对容易,因为有押题四套卷,即使没有遇到原题,凭借你的政治素养也能构思出答案。今年的主观题大部分来自四套卷,所以四套卷务必熟记,我预留了15天,把四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诵了三遍。不过今年米鹏的命中率不高,所以在背诵多种押题资料时,应以肖秀荣的四套卷为首要。此外,书写工整非常重要,学习间隙可以练习写字,我觉得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考试时尽量快速作答,多写几句或许就能多得一分,而这也许就是决定考研胜负的关键。当然,首先要保证回答的质量,并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对于政治,我主要通过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复习错题,大题部分则背诵肖四和其他参考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我把大量时间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中,仔细研读了全书两次,还针对错误题目进行了深入的二次回顾,并完成了历年的真题集以及十套模拟试卷。到十一月底时,自我感觉数学已经准备得较为充分,于是转向重点复习政治。进入最后一个月,由于时间紧迫,我只能每天挤出一小时来随意做些数学练习。得益于之前使用全书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即使后期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刷题,我也能保持一定的水平。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十一月前后,我会着手准备剩余的部分,包括新题型、翻译和作文。至于完形填空,我选择不去特别针对它进行练习。大多数同学通常会在考试快结束时处理完形填空,大概需要十分钟至十五分钟。据我自我评估,无论是认真解答还是全凭猜测,得分大致在五到六分之间,真是让人惊讶!尽管完形填空让我屡次受挫,但我不能就此轻易放弃。即使没有专门训练,前期的基础学习也会影响到完形填空的分数判断。
新题型部分,我的目标是满分,因为它通常比阅读理解简单,丢分实在可惜。得分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和反复研习历年真题以掌握其规律。我认为这部分主要考察逻辑理解和文章结构把握,同时会通过代词、连词、同义替换、开头结尾句等线索辅助解题。
关于翻译,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逐步训练,使用真题和外刊作为素材。作文占据了试卷中仅次于阅读理解的比重,我选择了蒋军虎编写的作文书籍,其中小作文的分类概括和大作文的框架构建,乃至每一段的具体内容都有详尽指导,非常适合应试。不过我没有机械地背诵模板,而是根据之前做真题时积累的精彩句子,创建了自己的个性化模板。这些句子涵盖了各种写作需求,如过渡语、原因表述、结果展示、总结归纳以及强调句式等。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它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的系统,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深入理解这一定义,能帮助把握GIS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
GIS的数据模型是需重点关注的部分。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例如,矢量数据擅长处理点、线、面等几何对象,栅格数据则适合于表示连续的空间分布。熟悉这两种模型的转换方法也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GIS的操作和分析技术也需深入掌握。比如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操作,不仅对考试有利,更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有裨益。
对GIS软件的使用,如ArcGIS或QGIS,不仅要了解基本界面和操作流程,还要能够进行基础的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实践操作能力是GIS学科的一大特色,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GIS与遥感、GPS等领域的结合应用也非常重要。例如,遥感图像解析、GIS与GPS集成的定位导航等,这些都需在学习中不断拓展视野,理解和掌握跨学科的知识。
复习过程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发现知识盲点,并逐渐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