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 我第一年考研失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的政治科目准备的不好。和大家一样,我考研之前也疯狂地搜索各种经验贴,加各种学长学姐,也咨询了很多人。几乎身边所有的考研学长学姐没有因为政治被难住的,大家一般都是把重点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政治随便背一背就可以七十多。我便也没把心思放在政治上,总是觉得很简单,每天随便翻一翻就自我欺骗说自己今天复习过政治了。然后报应就来了,在考场上发下卷子我就蒙了。别说多选,就是连单选我也不会选。每道题都看起来很熟悉,却拿不定主意到底该选哪个。考完政治我就知道我今年考研一定要失败了,那种感觉实在是很差劲。关于政治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捋过一遍后,买了选择题背诵小本本每天晚上用固定的时间背选择题考点。这样背了两个月以后,做政治选择题就变得很有感觉了,脑子里也有了政治每个部分的时间线、事件线,做题也就比较得心应手了。此外刷题也是很重要的,我记得肖1000我刷了四遍,其他各个老师的什么800题、1200题也都刷了至少两遍,算是比较疯狂的刷题选手了。到了考研的最后时期,是政治的冲刺时期,我在网上买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政治老师出的模拟题,专门做选择题。都做过一遍之后,心里也就大概知道了今年的热点是什么,考点是什么。经验的话,言简意赅:1.一定要有“线”的概念。政治的毛中特部分和史纲部分知识点很细碎,毫无头绪地记忆是很难的。一定要捋出各种线,按照线索去记忆各个大事件,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你可以捋出时间线、事件线、人物线等等。2.反复出现的考点一定要背熟背熟背熟。如果你只以为政治只有大题是需要背诵的那你就错了,前期的选择题考点也是需要背诵的。而且一定要背熟背牢,反复背,这样做题碰到的时候才不会犹豫不决。3.多做模拟题找感觉。我个人由于一战政治太差所以在第二年刷了很多题,事实证明,刷题多了确实能做看到什么题都能摸得清套路,找得到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四月份这样开始差不多,数学我主要用的张宇的高数18讲,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王式安的概率论讲义,汤家凤的1800接力题典,建议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同学,第一遍还是看课本打基础。线代就看李永乐的书,暑假前要把数学都过完一遍,这是最低要求了,9月份做做180题,薄弱的地方看看强化视频,难点多总结总结。十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我觉得真题做15年的就行。真题做完,就可以刷模拟题了,我觉得尽可能多的做模拟题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真题中的不少题目,都在各种习题集中已经见过了,需要做些新题保持感觉;另一方面,从今年考研难度来看,有的模拟题还是很贴近真题的。模拟题多多益善,推荐以下几种,排名分先后:合工大五套卷,包括超越和共创,李永乐6+2,张宇四套卷,张宇八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张剑黄皮书阅读理解(早期基础篇,后期加强篇,但其实这个要比真题难,权当练手吧不必较真)单词书用的乱序(因为太厚太重被楼主分解成若干份,方便了不少),早期的话背背单词,看看文章就够了。中期的话,就做真题吧。还是用的张剑的,两者各有千秋吧。真题一般是反复刷的,所以建议买试卷版,把试卷复印个好几份比较方便。后期的时候,打算做模拟卷,买了几种随便做了几套感觉不好就扔了,所以真心建议反复刷真题就好了。就算答案都记得了,你就反复看文章吧,看多了对作文也有帮助。早期那些就是单纯让你进入一个做题的状态,保持住就好了。作文的话,楼主在一个月的时候开始练作文,但是楼主作文一直比较渣,发现练作文又很浪费时间,就放弃掉了。客观题才是王道啊其他完形(没做训练)、翻译(翻译可以在反复做真题的时候练,做完后分析试卷时全文翻译一遍就差不多了)、新题型(做了一些练习,后来因为政治放弃掉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描述与分析以及信号凭系统的行为等主要内容。在理解上,我认为首先要牢牢把握基本概念,比如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的区别;还有系统的时间域、频率域和复频域表示,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对“信号”的部分,我建议多做实例分析,例如正弦波、矩形脉冲等典型信号,理解它们的特性并能熟练绘制其波形。掌握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这是从时域到频域转换的关键工具,对理解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至于“系统”,你需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也是重点,要能够区分和计算。系统稳定性的判断,如劳斯判据和赫尔维茨判据,也需熟悉掌握。
学习过程中,我推荐使用教材配合课后习题进行深度学习,利用网上资源,如MIT开放课程、Khan Academy等平台的视频教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概念。我还习惯于定期自我测试,做模拟试题,这样及时发现自己在哪些地方有疏漏,针对性地复习。
在实际应用层面,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音频信号处理、图像识别等,这将使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多参与讨论,与他人交流,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