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一月起,我会考虑购买完整教材,关于政治复习,官方机构会整理当年的重点知识点,形成一本名为“红宝书”的指南(此书由教育部门发布,内容全面,但未标注重点)。任汝芬的序列一是基于红宝书稍作改编,只用蓝色突出关键点,其他部分保持原样;肖秀荣系列亦如此。我个人推荐任汝芬的版本,因其布局清晰。看完书后,可以尝试做一些模拟试题,可以选择任汝芬的序列二或是肖秀荣的一千题,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任汝芬的答案缺乏详细解释。
在自习室,一些考研伙伴开始诵读《风中劲草》,据说这本书在业界口碑极佳,其知识框架划分得十分清晰。不过,我可能不太适应它的编写风格,所以我对那三本教材只是略作浏览,并未深入。此外,我觉得它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到了考试前的最后一月,我会购买肖秀荣的时事政治书籍,同时在最后阶段冲刺背诵肖秀荣的考点精华,以应对最后的押题环节。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中,选择题部分做得不错。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尤其重要,特别是简答题部分,今年似乎命中了两道题目。想要取得高分,务必熟记这类冲刺备考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方面,3月份的时候我就把真题打印了一份,当时就是一边背单词,一边做真题,没有系统做,就当成练习,错的惨不忍睹,阅读平均错3.5个,但每做一篇真题文章,我就会仔仔细细把文章搞透,单词查清楚意思,在文章中的用法,难句弄清楚句式结构,自己把它翻译出来(有人可能觉得真题很宝贵,不能随便做,这个要看个人情况,我当时从来没用真题模拟过)。按照这种方法坚持到暑假,也有了不小提高,阅读能达到错1~2个的水平了。暑假开始准备的作文,买的朱伟的作文书,感觉这本书很水,不过也看完了,每天早上也会背一篇。暑假之后我在英语复习上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单词还是坚持背,真题还是坚持刷,还跟原来一样,死抠每一个单词,句式。10月底的时候真题抠的差不多了,我买了一本阅读黄皮书提高版,也是当做考试严格模拟,4篇阅读尽量在72分钟完成,最多不要超过80分钟。之后的时间(10月份之后),我就一直是抠真题和阅读模拟交替进行。每天吃过晚饭的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进行写作练习,自己随机想一个大小作文题目(觉得有出题可能的),然后开始写,也是模拟成考试的样子,规定时间(大概50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试。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行政管理,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行政组织理论、决策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解并记忆这些理论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问题。我建议凭阅读经典著作和研究论文,理解各个理论的精髓,并尝试找寻现实中的例子进行对照思考。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也是常考的重点,需关注最新的政策动态和学术前沿。
公共政策的学习则更注重政策过程的理解和评价。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到终止,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流程。尤其要深入理解政策工具的选、利益集团的影响以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政策分析的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也需熟练掌握。我会推荐大家多做政策案例分析,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但更强调理解。对复杂理论,尝试构建思维导图,以直观的方式理清逻辑关系。定期复习是巩固记忆的关键,我习惯于每天回顾前一天的学习内容,每周做一次全面梳理。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很重要,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格式,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不要忽视团队学习的力量。与同学一起讨论、辩论,激发新的思考,也能帮助找出自有的盲点。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在长时间的复习中保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