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起开始了政治学习,首先以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为教材,边阅读边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梳理内容架构。每读完一章,我会完成相应章节的1000题来巩固理解。第一轮下来,书籍和习题同步完成。第二轮,我专注于刷1000题,把错误的部分用彩色笔标注在精讲精练上。第三轮,我只是更换另一种颜色的笔,重复之前的步骤。于是,精讲精练上就有了不同色彩的标记,到了冲刺阶段,只需回顾自己曾犯错或不熟悉的部分即可。
我一直遵循肖老师的教学节奏。1000题接近尾声时,肖八就会出版,这时需要多次练习选择题,了解命题趋势。大题部分,肖八可以不必死记硬背,大致浏览形成印象就足够了。肖八完成后,紧接着就是肖四的发布,这时所有的题目都需要全面掌握,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都要熟记于心。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还可以参考风中劲草、蒋五、米鹏的模拟卷来拓宽视野。
除了精讲精练、肖四和肖八,别忘了购买十一月推出的专题小册子,包括形势与政策以及实时热点内容,这些都是考试可能涉及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有点像张宇的卷子。复习初期重要的是基础,全书上的每个方法,题目都要尽全力掌握。我看的是张宇的高数,和李永乐的现代,还有李永乐的全书。他们的书各有所长,我把李的全书看了俩遍,张宇的高数看了三遍以上,还有李的现代也看了三遍以上。之后10月份开始做4套真题,每套试卷做的分数基本上130以上。然后开始张宇八套,和李的6+2,这些比较难,不必按3小时来做,有些题目也不必死抠,实在不会就看答案。这时候也每天抽一定时间看全书。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4套,还是很难,但是今年的考题也这水平。然后就是剩下的真题,而且每套2小时就做完了,因为好多题目已经再全书上做过,分数不是很客观。这时候就看看错题和笔记。然后考试。考试坐到大题就蒙了。好多不会的。所以避免失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文水平不高,四级考试仅得了460分,还考了两次(尴尬)。首次备考研究生时,我是从三月启动的。起初,我专注于背单词,用了本绿色封面的单词书,共有50个单元。初期阶段,我每天啃一个单元,从早上8点到12点,投入的时间挺多(我采用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完成第一轮单词复习后,我便着手做历年真题,从2004年起逐年往后做,每天只处理一篇阅读理解,且必须精读。我相信唯有深入研读才能提升能力。精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习惯于做完题目核对答案后,将所有陌生词汇摘录下来并学习(不仅要求记住含义,还要了解其词性和用法)。接下来我会进行全文翻译,逐句用笔在纸上写下译文。刚开始尝试翻译时,我感到非常艰难,自己的译文连自己都不满意,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挑战促使进步。最初,我的词汇量可能只有三千左右,但在完成了2004年至2015年的真题翻译后,我的词汇量已接近一万,临近考试时更是超过了一万。完成一轮真题翻译后,应再次回归真题练习,别误以为做过一次就记住了答案,认为无意义。实则不然,初次不明白的单词或句子,在多次练习中仍可能困惑你,甚至第三次也可能如此。因此,真题需要反复操练,至少要做两遍。关于写作部分,如果英语高手只需在考前构思几点思路,但对于普通考生来说,务必背诵作文,大小作文都需要,每种至少背10篇。虽然每年的作文题目看似迥异,但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相似的。因此,真题中的作文极其有价值,特别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范文,必须要学习!这些就是阅卷老师欣赏的文章,你应该按照这种方式去写作。了解对手,方能百战不殆。我从十月中旬开始背作文,二十篇范文的经典句子反反复复背了三四遍,虽未能倒背如流,但也能自如地运用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是一门结合了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的交叉学科,对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重点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林木生物质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质的定义,了解其来源、种类以及特性,这是整个课程的基础。
2. 生物质化学:这部分主要包括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主要成分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制。
3. 生物质热解、气化和液化:这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转化方式,需掌握各种转化工艺的原理、设备及影响因素。
4. 生物质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如强度、弹性模量、密度等,这些参数对生物质材料的应用有重要影响。
5. 生物质材料的应用:例如生物复合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生物炭等,要能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局限性。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
1.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过程中,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案例中,理解其在现实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2. 建立思维导图: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的知识点繁多,构建思维导图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3. 深度阅读和做笔记:精读教材,做好笔记,把复杂的概念简化,形成自有的理解。
4. 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凭做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区,及时查漏补缺。
5. 交流讨论: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