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制药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复习,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抓住教材好好看,而且一定要看仔细。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四个序列,但重点在序列一,序列二随着看序列一做过两遍,感觉有的题出的太刻板,就是教材的原话抠出来,用来强化基础还可以,倒没必要死抠。想做题的话最好还是做真题,虽然近几年真题的考点不会重复,但是出题思路和考察方式还是很值得借鉴。序列三质量很差,几乎没有多少价值,不如多看几遍序列一,多研究真题。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内容比较多,质量一般,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下。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的四套题有必要做一下,个别大题还是有压中的可能性的。比如,12和13年都压中一道六分的大题。此外还可以背诵一下大题的答案,虽说不一定压准原题,但有些话在考试中还是值得一用。此外,最后疯传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也很值得一看。同样,它压准原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话是万能的,可以拿来答题。我觉得文科的学习就是大量背诵,有些内容自己虽知道,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远没有别人总结的言简意赅,而且多记忆一些句子,在答题过程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脑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太重要了,18年和16年一样,太多人倒在了数学上。个人认为数学高分具备两个条件:足够的题+强大的心足够的题:推荐使用李正元、范培华的粉皮复习全书,编写合理,难度适中,且配套练习题比较实用。其次,购买一本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口碑首选,没啥好说的;小题辅以660或者1000题,选其中一本足够;以上完成一遍后,梳理错题,自己再做一遍就可以着手系统训练。后期试卷使用:历年数三真题(重要性随着近年的难度上升而降低,题型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但是需要重视),合工大超越五套题(13-18),共创五套题(15-18),超越题目综合性强,且很多题虽然难但又不是偏题,很适合考研,有空多做几遍。如果觉得以上题量还不够用,《最后超越135》,李正元,范培华的《数学预测试卷》,李永乐《决胜冲刺6+2》均可以拿来练手。强大的心:18数学考研四道选择题在最后10分钟,猜对了三道题我会乱说。。。总之,遇到难题一定要淡定,如果你准备了很充分又觉得难势必对于别人来说也会很难,那种考数学提前交卷的不必理会,毕竟谁特么不会计算错了,难道真的不检查吗!大部分都是放弃了提前交的白卷。当然考试之前也可以锻炼下心态,比如拿张宇最后8套卷,4套卷来锻炼下小心脏。以上,仅供参考。
考研英语方面:
很多人说真题要做2~3遍,这个因人而异。我做了第一遍真题以后把答案都记住了,所以可能没什么意义。不过可以练练新题型,练练翻译,关于这两种题型的做题方法,网上有很多,可以搜一下,不难。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关于考研英语的学习,上面也提到过一些。我主要是吸取了几个前辈的经验,加上我自己的特点做的。背单词实在是一个大问题,那时候我也努力过,基本上看了一两遍吧,后来也买了张健的那个大黄本。买两套就够了,虽然说你要多做几遍,可是时间真的不太够用。我每天的时间用来学习的也不是太多,相比较而言。只做真题,多做几遍,这是经验一。第二就是按专题来做,我是先做的翻译,然后是阅读,然后是新题型,然后是完型,最后是作文。每个专题做完都要总结,总结比做题重要,做题才花多少时间啊,最重要的是把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搞明白,文章结构和思想搞明白,题目的类型以及应对方法都搞透。还有,我前面说有个学弟给了我11年新东方的录影,那个就是按专题讲的,你可以先看每个专题的录影再做题,也可以做完了再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我那时候这两种方法交错使用,看情况而定。常常走在路上思考你的复习方法是不是要调整,这点也很重要。英语大体就是这样,出效果很慢是英语的特点,不过要坚持。大家博取众长吧,多看看别人的观点,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还有,如果你英语基础不是太好,建议还是背背真题的阅读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平衡常数等基础概念。这些知识不仅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各类问题的关键。我建议大家在初期阶段要扎实地学习课本,理解每个定义和公式的本质含义,不是单纯记忆。
对物理化学中的各种定律和方程式,一定要熟练运用。例如,掌握如何利用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求解相变温度,或者使用范德华斯方程分析真实气体的行为。这些都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应用能力。我个人习惯在做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再对照答案解析,这样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
再者,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物理化学实验往往能够帮助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例如,凭对溶液中离子强度的研究,更深刻地理解电荷作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尽量参与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会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
理解和掌握化学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等内容也很重要。这部分需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在这方面有困难,提前复习,或者寻找相关的辅导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我通常会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把学到的知识点梳理一遍,这样既帮助巩固记忆,也能找出自有的知识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