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占据了我最少的时间,在九月当大纲解析发布时我就开始了学习。然而,我发现政治内容过于单调,难以保持兴趣,因此到了十一月,我甚至还未完成大纲解析的一半,即使是已完成的部分也是匆匆浏览,画线标记后便很快遗忘,没有留下任何深刻印象。我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作为练习,可惜只完成了不足五分之一。实际上,我大约在十二月初才真正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对于主观题部分,我选择了28题来准备,只是简单地读了几遍,并未深入记忆,主要依赖于考试时的即时构思。我会引用题目中的一句话,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如果一次没填满,就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直至填满整个答题纸。
考研数学方面:
最后15天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很少,但肯定也要练练手,数学是一放下就会手生的学科,在这期间我也过了遍复习全书错题本,真题也匆匆过了一遍(结合自己总结的题型),最后还买了最后冲刺超越135,但因为时间有限只是做了考前预测部分,在开考前一夜我还做了数学练手,因为我知道政治英语目标是过线,拉开差距很难,所以大头在数学和专业课;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大学期间,我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并在大三时期取得了商务英语BEC中级证书。原本,我期望英语能成为我的优势科目,因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备考,反复研读了三四遍绿皮书,做了四遍历年真题。然而,考研英语的成绩却令我颇感失落,只得了五十多分。这使我认识到,四六级成绩与考研英语并不完全挂钩,许多同伴六级未过,但考研英语却表现优异。因此,强烈建议各位务必认真对待英语复习,它对于初试和复试都有着巨大的助益。在复试中,导师随机挑了一个单词让我朗读并用英文释义,幸运的是,我在初试阶段就已经熟记这个词。学习英语宜早不宜迟,应逐步积累,考前需按照实际考试时间进行模拟练习,确保考试时思维清晰。大约从11月份开始,我开始了第二轮集中训练,定时全套完成真题,到了12月份则开始背诵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地质学主要涵盖了地壳形成、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地貌演变以及矿产资源分布等内容。对初学者,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的是地壳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组成,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特征和分布。这部分知识需凭大量的实物观察和图像识别来加深印象。
地质构造的理解至关重要。褶皱、断裂、节理等构造现象如何影响矿产的形成和分布,是需深入研究的。地质年代学也是个重点,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相对和绝对地质年代的判定方法,对解析地质历史有重要意义。
再者,地貌学部分,要理解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地貌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脚下的大地。这不仅帮助理解地质现象,也是进行矿产普查的基础。
至于矿产资源分布,需结合地质背景,了解各种矿床的形成条件、类型及勘查方法。这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具备一定的实地考察和分析能力。
学习普通地质学,我推荐的方法是结合教材和实际。阅读教科书的,多看地质图,尝试解读其中的信息。参加野外实习或实地考察,直接接触真实的地质环境,大大提高理解和记忆。利用网络资源,如观看地质学家的讲座,查阅最新的科研论文,都能使知识更加鲜活。
我还发现,绘制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柱状图是很好的复习工具,它们能帮助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增强理解和应用。定期回顾和总结,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这是保持知识点持久记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