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课程没什么兴趣,因此经常缺席,但我会在空闲时阅读报纸和新闻,保持对时事的关注。我从9月份大纲解析发布后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参考资料是大纲解析以及强化辅导班的材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选择任汝芬系列书籍,实际上,虽然我确实浏览过那些书,但我认为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无需在这上面投入过多精力。我认为应该将大量时间集中在能提升分数的优势科目上,而对于不太擅长的政治科目,只需适度学习,避免成为负担。大纲解析全文字的特性虽无明显重点,但却适合我边读边做标记的习惯,我倾向于在书上记录个人理解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各个章节的架构,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以个人化的视角来复习,我认为这才是关键。同时结合强化班教师强调的重点考点,可以使我在全面复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理解概念、拓宽思路和稳固计算能力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将无法高效且准确地解决问题。作为理科学生,这方面通常具备一定优势。关于《李永乐全书》,网上的推荐想必不少,我的学习资料也主要来自此书,但我会额外准备一本个人笔记,整理相同知识点、易错点及日常领悟。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推荐大家效仿;若时间紧迫,则不必强求,四次通读《全书》足以应对。坚持每日一份数学试卷!首先使用张宇的真题集,预计耗时29天完成第一轮,紧接着再用约20天进行第二轮。随后是张宇的八套预测卷,需8天时间。接着,第三次重温真题,但这次选择李永乐的详细解析版,仅做2006年至2020年的题目,早期年份可略过,预计11天内完成。此后,做张宇的最后四套卷,以及合工大的五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上,我在英语上的准备时间最长……毕竟对我来说,研读专业书籍比做阅读理解更为艰难……从1998年到2005年,我反复做了两次英语题目,接着从2005年到2013年又做了三次,再到2014年至2019年,我竟然做了四次……这足以表明我对英语的“热情”有多高……但我并不推荐大家都效仿我这种狂热的方式,毕竟时间是宝贵的,专业课程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然而,我想重点强调的是,真题确实至关重要,不要盲目去做模拟题,因为真题有着它独特的命题逻辑,而习惯于模拟题的思维模式会对你的实际考试产生影响。真题值得反复练习,如今英语的难度有所提升,因此多做一些英语真题是非常有益的。坦白地说,我的专业课分数并不理想……但这里我还是想重申,天道酬勤这一原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制定、组织行为、领导力、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理解其核心概念是基础,例如,理解什么是“管理”,它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以及如何在实际中灵活运用这些职能来推动组织效率。
深入学习这门课程,你需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这不仅要求你熟记各个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还要能对比分析,理解它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局限性。关注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如敏捷管理、精益生产等,也是提升理解深度的重要途径。
对案例分析,这是管理学原理的一大难点,但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尝试从理论角度解析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读一个案例,都要思考自己是管理者会如何决策,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技能。
再者,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你定期回顾自有的学习过程,评估哪些理论对你有启发,哪些还需进一步理解。学会质疑,不断挑战已知的知识,这会学习更有深度。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与同学讨论,参与小组项目,你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也锻炼沟通和协调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