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大纲发布后开始着手准备政治,我认为这个时间点相当合适,过早开始并不明智,因为政治需要持续学习,否则初期的记忆会逐渐淡化,早期投入的复习时间可能因此浪费。然而,推迟到11月才开始也不理想,那时其他科目复习的压力也会增大,时间会显得格外紧迫。我的策略是,首先通读一遍精讲精练,不做练习,接着第二轮阅读两章精讲精练,并结合对应的1000题进行练习。第三次则是将精讲精练与风中劲草相结合,同时做1000题中标记的部分。我从10月开始关注政治,提前太多并无太大益处,因为它主要依赖短期记忆,而不是深入理解。我选择了任汝芬的序列一作为教材,虽然许多人推崇红宝书的大纲,因其内容全面且权威,但我更倾向于序列一,它的形式更为紧凑,涵盖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不想花费过多精力的人来说足够使用。而肖秀荣的1000题是必做的经典习题集,我大约做了三遍,首次可能会较慢,但能明确标记错误,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复习。11月期间,我会穿插阅读风中劲草,它是序列一的精华版,对巩固知识很有帮助。进入12月,你会发现时间变得紧张,每天需应对四门科目,于是政治的学习时间也需要增加。此时,除了重温1000题来巩固知识,还需要借助一个法宝来准备主观题,那就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尽管有些人认为其预测准确性不高,但对我来说,背诵这四套题足以应对大题。关键在于,这些题目的答案涵盖的知识点会在考试中派上用场。由于我在高中阶段学的是文科,所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但成绩还算理想。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极其关键!无比重要!不可或缺!重复三次以示强调。务必搞定基本阶段的所有习题,因为考试大纲通常变动不大,想知道关注哪些知识点,搜索一下官方大纲就知道了。为何要坚持做教科书上的课后练习呢?这就像制造工厂里的小部件,虽简单,但当你掌握了,面对复习全书中的难题时,便能像拼装精密机器般得心应手。数学侧重于融汇知识和实践应用,这一点至关重要。书中往往会对重要定理提供证明,它是学习的基石,切勿舍本逐末。复习期间,有些同学只做全书,从不查阅课本,一味总结题型,然而最终还是需要回头查书。我在强化阶段使用了李王的全书并做笔记,前后研读了三遍。错题要整理,不懂的必须重做。全书完成后,接着挑战660题。八月中旬起,我开始做历年真题,严格控制时间,模拟真实考试。第一天做题,第二天纠错分析。起初错误较多,逐渐减少。真题中隐藏着规律,需深入探究。十一月,我已经完成了两次真题回顾,再次浏览了一遍全书。此时市面上的模拟题也陆续发布,我尝试了张宇的八套卷,坦白说,难度偏高,一度打击了我的信心。不过别太在意分数,考研不会如此艰难,视作实战演练就好。紧接着,我还做了张宇的四套卷和汤家凤的试卷,每次做完都要进行总结分析。重点不是做题数量,而是确保遇到每种题型都能应对自如。考前的十天,我减少了做题量,集中精力分析错误,掌握错题,并用最近三年的真题进行一次模拟,保持解题感觉。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面临的重大挑战,自决定考研以来,我对它的复习始终如一,未曾间歇。我觉得英语的核心在于词汇、阅读和写作。积累词汇是个持久的过程,每日早晚必不可少,我使用了一本小巧的《十天攻克考研词汇》,大小与四级词汇书相仿,它是依据记忆曲线设计的,我个人觉得还挺实用。对于复习材料,我只信赖真题,深入剖析,反复推敲,因为真题中蕴含着出题规律。总计下来,我用过了三套真题集,先是逐字逐句地翻译了一遍,接着又进行了快速阅读,这些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穿插在不同的时间段。英语阅读初期,我坚持每天一篇,全文翻译确实耗时颇多。有时错误连连,难免感到单调乏味,但记住,这只是练习,不必过于介怀,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关键是要了解自己为何出错。通常我会把英语复习的时间安排在上午,看完政治后就开始背单词,接着做阅读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核心领域,这两部分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相当大,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入的理解。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核算等基本概念和模型是基础。
对微观经济学,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握好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这是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关键。深入理解成本-收益分析,这对理解企业和市场的决策至关重要。要熟练运用博弈论,它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是基础,这些模型能帮助你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也是考察的重点,特别是新古典增长模型和索洛模型。
学习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我会定期阅读经济学期刊,关注最新的经济动态,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现实问题。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卷,凭实践来加深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至于复习策略,我推崇的是“理解先行,记忆随后”。经济学的知识点繁多,单纯的记忆效果不佳,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灵活应用。每天保持一定量的学习时间,并适时进行回顾,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