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才启动政治复习,成绩并不突出。那时我着手阅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快速通读,仅是大致了解,目的是建立对政治的感性认识。看完一遍后,我便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习题集设计得很棒,覆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帮助定位重点,因此我做得非常用心。在做1000题的同时,我会查找《知识点精讲精练》中的对应内容来巩固。此外,我还利用了《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的小册子,多次练习其中的选择题,而书中的文字材料并未深入研读。在四套卷发布前,我没有特意背诵政治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做题来巩固记忆。毕竟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四个备选答案摆在眼前,有个大概的认识就能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对我解决选择题很有效,八套卷和四套卷的模拟测试中,我的选择题部分大约得了40分,最终考试实际得分39分,我已经相当满足了。总之,对于选择题,反复刷题以增强记忆和提升直觉是很关键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并不高。无论你的四六级成绩如何,即使四级未达标也不必沮丧,同样,即使六级分数超过500分,也不应沾沾自喜。我备考时主要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包括真题集和阅读理解150篇。其实仅凭这两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但要注意,黄皮书的珍藏版只包含2005年以后的题目,我还是推荐完成早期年份的真题。至于150篇阅读,基础部分足以,进阶部分难度较大。同时,要记住历年真题中出现的生词。词汇量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你能记住多少。起初,我在学习单词的同时做150篇阅读,暑假结束时完成,那时我还未接触真题,后来还是做了两套来适应题型。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专注于真题的阅读和新题型。我会尝试翻译每个句子,不懂的地方会请教老师,老师也会全面解析全文。对于新题型,我会先独立完成,然后查看答案分析,并反复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进入第二轮真题练习时,我转为专注阅读翻译。我直到11月才开始准备写作,特别提示,尽量避免使用完整的模板。因为担心作文,我在考前背诵了一篇110多个词的模板,导致考研时大作文只用了20多分钟,可能分数并未及格。即便如此,提前半小时完成考研英语,准确度仍有待提升。对于写作不擅长的人,构建自己的模板是很重要的。在考试前的二十多天,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包含了完形填空,阅读A、B部分的答案几乎都能猜到,实际上我是在回顾前两次的解题思路,特别是针对之前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弱的人也应该能顺利过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谈谈量子力学。这是一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的学科,它颠覆了日常生活中的直觉。掌握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测量问题和量子纠缠等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学习过程中,我会推荐你多做计算题,因量子力学的精髓往往体现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理解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这些都是理解量子现象的关键。深入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籍,如费曼的《量子力学讲义》,会有助于你深化理解。
接着是普物综合,这是一个更广泛的领域,涵盖了热力学、电磁学、光学和力学等内容。热力学的重点在于理解熵、卡诺循环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电磁学的核心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应用,如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的理解;光学则需理解波动光学和粒子光学的基本原理;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振动与波动以及狭义相对论是基础。在学习普物时,我一直坚持“从宏观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理解基本概念,再逐步深入。
对这两门科目,我都建议你们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因物理学科需凭实践来巩固理论。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相互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保持好奇心,物理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解答疑问,也能激发更多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