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实话说,我在完成政治考试之前,并未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政治复习相对较为平易近人。复习策略建议是这样的:从九月起开始通读政治红宝书,第一轮结束后紧接着进行第二轮阅读,这两轮都需要搭配肖秀荣的1000题来做练习,最好把答案记录在单独的笔记本上,这样重做时可以避免看到答案,提高练习效果。进入后期阶段,等考研政治的重点考点发布后,根据这些内容再过一遍书,接着做肖秀荣的8套卷,最后冲刺阶段要完成4套卷。尤其重要的是,肖秀荣的4套卷要深入背诵,因为大题可能会出现原题。基本上,只要熟记这4套卷,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本科是数学专业的,可是我学得不好,并没什么用,开始时也是一脑袋浆糊。。。数学差得上半年一定要多花时间,暑假之前尽可能看完一遍,第一遍看得很慢很慢,做了全书,也做了张宇的十八讲九讲九讲,我脑子比较差,只能靠多做题弥补,暑假看得第二遍,因为之前看书有了些基础,再加上专题和提高,进步挺快的。九、十月做了张宇的1000题,,从一开始抓紧,后边就不吃亏了,,十一之后背文科的东西也会轻松些。1000题到后边没做完就开始做真题了,真题也是张宇的,02年之前的真题都是一口气能做几套做几套,,十一月份就是剩下的真题一天一套,晚上还加一套市面上的模拟题,十一月下旬真题第二遍,各种模拟题,一直到考试前一两周吧,真题做了两边,市面上数学的模拟题差不多都做过了,注意把错题标出来,,十二月份基本上就得做做错题了。。。数学考得还可以,都是做出来的,,多做题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话,基础阶段是单词,强化阶段是各个专项。冲刺阶段真题。单词必不可少一本单词书,感觉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理想,记单词,感觉效果不错,通过理解单词的构词,在句子中记单词,这是我感觉很有效率的学习单词方法以前很多人推荐张剑黄皮书,我没有用。也不是他不好,而是他内容解析太详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即使有,或许我也不会去看,我更喜欢何凯文的真题解析,里面他的解题思路,技巧我很喜欢。英语阅读作文可以通过做题来总结,强化阶段做专项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单词,不仅通过做阅读提高单词量,平时积累也很重要,再通过做真题来巩固自己对单词的理解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质是基础。这包括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等)、热力学行为以及化学稳定性等。这些知识会贯穿整个课程,对理解和分析材料成形过程至关重要。我建议凭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来深入理解,并凭做题巩固记忆。
深入理解材料成形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比如金属铸造、锻造、焊接、粉末冶金等各种成形工艺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理解工艺参数如何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我会定期查阅最新的研究论文,以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应用实例。
再者,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是材料成形理论的核心。需掌握晶体学基础知识,理解晶格结构、缺陷类型(如位错、空位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也要理解热处理、变形加工等如何改变微观结构,从改善或恶化材料性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反思”是一个有效循环。理解理论知识后,凭做题和模拟实验来实践运用,反思错误,找出知识的薄弱点,再次深化理解。小组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式,大家共同探讨问题,激发新的思考角度。
我强调一点,虽然考试成绩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成形理论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要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