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购买的教材包含肖秀荣全集,如详细讲解、1000题、历年真题、重点考点、时事政治、四套卷和八套卷等,还有风中劲草等其他资料。我有个习惯,总是忍不住买很多书,但实际上只用了其中一部分,导致资源的浪费。真正用到的是知识点精讲、1000题、重点考点、四套卷、八套卷以及蒋中挺的五套卷,其他的几乎未动。因此,推荐师弟师妹们不要贪多,只选最必要的书籍购买。由于我高中时期是文科生,对政治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哲学部分,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于是我在第二轮复习时,花了大约一周时间专注于非哲学部分的错题,逐渐掌握了关键知识点。四套卷出版后,我迅速完成并检查错误,每天早晨会抽出一些时间朗读习题解析。八套卷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期间,我参照肖秀荣的重点考点,遇到不熟悉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就回到原点去深入理解,或者寻找特别的方法加深记忆。肖秀荣的重点考点与风中劲草类似,都是对知识的提炼,我在十一月大致阅读了一遍。十二月起,我开始背诵四套卷的大题目,这阶段压力巨大。那时,图书馆里到处是准备考研的政治和专业课考生,我选择在五楼僻静处独自背诵。有时候状态不好,我会把书扔掉或用力揉搓试卷,然后拾起继续背诵。临近考试的几天,我才勉强背完四套卷,进入考场前,只复习到第二套卷的第二遍。考试时,我心态平稳,只求答满。选择题我按照逻辑逐一作答,并对每个问题进行了细分,整套试题完成后,我感到得心应手,加上试卷纸张质量好,书写也令我满意,我对自己的政治答题卡喜爱至极,几乎舍不得交出去。
考研英语方面:
在众多方法中,我个人倾向于通过研习真实试题来学习词汇。因此,如果你们的时间允许,我建议先使用恋恋有词来打好基础,毕竟这是一款被广泛认可为有效的工具。此外,王江涛的一本书——可能是《十天攻克考研词汇》,也值得一看,因为即使单词差异不大,它对于提升阅读能力也很有帮助。建议每日阅读2-3篇文章,最佳时间是在下午,由于英语考试也是在下午举行。重要的是要培养语感,而不是过分纠结于正确答案。遇到精彩的句子,不妨尝试自己全盘翻译,每篇文章后面的wordlist也要重视,遇到生词务必记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概念、观点和方法,如唯物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学习时,我建议深入阅读原著,尤其是《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凭原文去理解其思想精髓。关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态,凭阅读学术论文和参加讨论来深化理解。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你整理思绪,提炼关键点。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线,尝试将理论应用到现实问题中去分析,会使理解更深刻。
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则需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框架。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政策都要有清晰的认识。我推荐使用时间轴的方式进行梳理,这样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经济背景、国际关系等因素也至关重要。对重要历史文献,如《辛丑条约》、《新民主主义论》等,不仅要其内容,更要理解其深远影响。多读史料,多思考,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有的见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坚持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课程、学术论坛等,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他人的见解。我,有效的学习不仅仅是接受信息,更是主动的探究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