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材料包括《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与其配套的1600题,以及风中劲草系列的核心考点、核心考题和预测卷三套,还有肖秀荣的考前四套题。我的策略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通常我在3天内就能完成一周的学习任务,并且考试结果也令人满意。复习启动的时间应视个人基础知识而定,如果政治底子薄弱或不善记忆,需提前开始复习;反之,若基础扎实、记忆力强,则可等大纲解析发布后再着手。
我是在国庆假期期间开始专注于考研政治的学习。每个人所需的时间不同,我的复习方法如下:从10月起,每天早晨7:30至9:30专攻政治。选择这个时段是因为我政治基础较好,而早晨的状态略显不佳,所以我将较艰难的科目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同时这也符合考研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我一共复习了三次。第一次要精读,理解重于速度,因为首次阅读对后续记忆至关重要。通常是每天一章,先看红宝书,接着是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遇到哲学部分难度较大的章节则延长至两天,每看完一章就做相应的习题,包括1600题及风中劲草精选题,由于同时做两套题,进度较慢,有时每日需花费超过2小时。第二次复习加快节奏,主攻核心考点,回顾之前的错题,同时做风中劲草的历年真题,只有在核心考点找不到答案时才查阅红宝书。这时速度明显提升,有些简单章节一天能覆盖两到三章。第三次,我完全依赖核心考点快速浏览,逐章检查错题。在考试前几天,我完成了风中劲草赠予的模拟题,还购买了肖秀荣和任汝芬的考前模拟题以作练习。
建议各位考生留意两种类型的选择题,做题时标出不确定的选项,无论是否答对,都应重点复查。另一种是答错的题目。如有可能,在考前多回顾这些易错题。虽然政治相对轻松,但想要取得高分,还需加倍努力。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我着手研读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逐个攻克书中的例题。这本书的题目丰富多样,尽管我已经多次重温,仍然会有不懂之处。初期,我对数学投入的时间不算多,初次尝试时进度较慢,遇到难题就会直接查看解答,快速浏览后标记重要及错误的题目。我发现例题与课后习题相辅相成,因此也把所有课后习题都完成了一遍。接着,我重新处理之前标记的错题和关键题目,确保彻底理解。想要完全掌握《复习全书》并不轻松,至少要全面完成一轮,再专注于重难点。此外,《660题》是一本极佳的资料,我做了两遍,其选择题设计巧妙,有助于自我评估。大约在11月,我开始做《400题》,每两天一套,做完对照答案,反复研读不懂的部分。随后,我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近几年的按照年份顺序,以获取实战感;早期的题目相对熟悉,但实际考试总会出现新颖的挑战。我还按章节进行练习,这样效率更高。在考试前夕,我使用了李永乐的《数学决胜冲刺6+2》来热身,主要目的是熟练解题。除此之外,我还接触了李永乐的《数学全程预测100题》以及陈文灯的一些书籍,其中的大题同样有价值,涵盖了许多常考知识点。虽然当初考虑通过其他作者的书籍来拓宽视野,但现在看来,专心于李永乐的教材就已经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长难句:推荐何凯文的长难句一书,很薄,但是东西很全,例句都是历年真题的句子,比较有用,但由于自己的时间很紧没有看完,还是全新的。我自己完型阅读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就是做卷子,大概9月多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从97年到14年,留了3张考前培养感觉,基本是一天一张,作文和翻译不写,定时计分,18张卷子很快就写完了,我买的是黄皮的历年英语真题,答案很详细,做完了会逐句看他的翻译和每句的分析,特别是长难句的,每道题的解析也很详细,基本看完了长难句翻译和答案解析问题都能解决,这一段时间自己在尽力的提高自己长难句的翻译能力,自己在有意识的去分析长难句的结构和意思,最后确实经过一段时间能感受到自己这方面能力的提高。真题做完后,一直到考研前,就一直在买模拟题,后面试卷感觉不够,就基本两天一张,基本主流的模拟题全买了像王江涛的、何凯文的,反正一直在尽力保持每天都做阅读和完型保持手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描述物理或抽象现象的数据,系统则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的规则或设备。需熟练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性质,如周期性、奇偶性、能量和功率等。要了解LTI(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和特性,这是分析系统的重要工具。
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理解和解决信号与系统问题的关键。它们能将复杂的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便于分析系统的行为。基本的拉普拉斯变换表和Z变换表,熟悉逆变换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再者,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对连续时间系统,通常凭Routh-Hurwitz判据或者判断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是否位于左半平面来确定;对离散时间系统,则需理解并应用BIBO稳定性和Hurwitz稳定性条件。
学习"信号与系统",实践和理论结合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凭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系统模型,这有助于你更好地领悟系统分析的思路。
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也是一个好办法。它帮助直观地观察系统动态响应,理解系统的瞬态和稳态行为,这对理解卷积、滤波器设计等内容非常有帮助。
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是提升的关键。定期回顾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及时查漏补缺,这会使知识体系更加扎实。不要忽视团队讨论的价值,与同学交流思路,往往能激发新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