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做事,越来越不简单

中国人做事,越来越不简单

2025-11-21 动态更新

(一)

中国人做事,越来越不简单。而这个伟大工程,将再度惊艳全世界。

我说的是坦赞铁路的激活。

11 月 20 日,坦赞铁路激活项目开工仪式,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现场格外热闹。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铁路,它曾经是载入史册的中非友谊的不朽丰碑;现在,铁路将全面焕新,成为非洲发展新的巨大引擎。

毕竟,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今天的朋友,可能对赞比亚比较陌生,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国家,曾在中国外交史上留有深刻的印记。

这就要回顾一下中国和赞比亚交往的历史。

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作为开国总统的卡翁达,曾多次访华,尤其是 1974 年第二次访华时,他和毛泽东主席留下了一段影响历史的对话。

毛主席说:"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卡翁达说:" 我同意主席先生的分析。"

毛主席又说:" 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你看这个解释好不好?"

卡翁达说:" 主席先生,您的分析很确切,十分准确。"

毛主席鼓励卡翁达:" 研究一下吧。"

卡翁达回答:" 我想不用研究,我们的意见可以取得一致,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分析已经很确切了。"

毛主席:" 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卡翁达:" 确实如此。"

毛主席最后说:"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历史的分水岭,往往诞生于朴素而坚定的对话之中。

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公开阐述 " 三个世界 " 的论断,这一论断对中国外交有着重大的影响,卡翁达则是第一位见证人。

对非洲的老朋友,中国自然不会忘记。

卡翁达 1967 年第一次到访中国,周恩来总理亲自去机场迎接。看当时的老照片,人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高举着卡翁达的画像,欢迎他来到中国。

赞比亚是内陆国,独立后由于支持其他非洲国家独立运动,作为支柱经济的赞比亚铜出口通道被切断。

为了打破封锁,新生的赞比亚和坦桑尼亚,迫切希望能修建一条跨国铁路,为这条铁路,卡翁达和时任坦桑尼亚总统的尼雷尔,曾向美国、苏联、英国等国求助,但都遭到了拒绝。

他们最终向中国求助。

毛主席大手一挥,告诉尼雷尔:" 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

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坦赞铁路。

真正的友谊,不在于锦上添花,而在于雪中送炭。

尼雷尔曾感动地说:" 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

卡翁达也回忆说:" 我和尼雷尔总统一同去西方国家,告诉他们赞比亚和坦桑尼亚需要这条铁路。然而,西方国家拒绝了我们,告诉我们不要期望有这样一条铁路。然后我们去北京见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坚定地表示,‘我们和你们一同建这条铁路。’于是,中国兄弟姐妹们来了,我们一同拼搏。你看,这种友谊多么单纯。当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建成了这条铁路。还有什么能超过这种友谊呢?"

是啊,还有什么能超过这种友谊呢?

也正是这次访问中国回国后,卡翁达便创造性提出 " 全天候朋友 " 这个名词。从此," 全天候朋友 ",被多次在不同场合用来形容中赞、中非关系。

(二)

这是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必须看到,这条铁路已落后于时代,中国在快速发展,非洲国家有更多期待。

现代化的全面改造,将使坦赞铁路焕发新的生机。

预计工程完成后,坦赞铁路的货运能力,将由目前的每年约 20 万吨大幅提升至 240 万吨,货物运输时间也将大幅缩短。

这将成为赞比亚、坦桑尼亚,以及整个南部非洲的一条大动脉,极大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

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和坦桑尼亚副总统恩钦比就感叹,坦赞铁路是三国老一辈领导人缔造的友谊丰碑,也是三国人民独立自强、团结互助的时代象征。重振坦赞铁路是三国命运与共、共创未来的象征,将成为中非人民传承友谊、携手振兴的生动实践。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终将证明什么是真正的价值与远见。

中国和赞比亚的关系,也不仅仅只有铁路。

作为非洲的 " 铜矿之国 ",赞比亚总体稳定,中赞经贸投资合作更发展迅速。2024 年,双边贸易额 66.8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1%,创历史新高。

其中,中方进口 52.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4%;出口 14.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9%。

中赞关系,正渐入佳境。

比如,在赞比亚,有中国 - 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成立于 1965 年的卢安夏技工学校,2023 年,中国有色集团又投资 390 余万美元,建设了新校区。

自 2009 年以来,这所学校已经累计培养了 2000 多名毕业生,为中资企业,也为赞比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人才。

还有现在的中赞友谊医院,作为赞比亚最先进的医院之一,在当地急救、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等方面,起到了龙头作用。

该院实施的 " 中国赞比亚光明行 " 活动,邀请中国最顶尖医疗团队,为 109 位赞比亚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中国医生们手术精湛,成功率百分之百,在非洲引起强烈反响。

赞比亚经济的支柱,还是矿产。

中国有色在赞比亚投资的谦比希铜矿,则是非洲第一座数字化矿山,赞比亚采矿业由此踏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也成为 " 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

此外,谦比希铜冶炼厂,是赞比亚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工艺技术水平的现代化大型粗铜冶炼项目,赞比亚由此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友谊的种子一旦播下,成长的便是整片森林。

中国有色、中国铁建,以及很多中资企业,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经济脉搏的强劲跳动,并以切实的行动,成为那跳动中最有力的心跳之一。

(三)

最后,怎么看?

还是粗浅三点吧。

第一,中非相互是机遇。

请注意:相互。

这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比如科摩罗,记得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后,科摩罗政府宣布 2008 年 5 月 22 日为科摩罗全国哀悼日,全国下半旗悼念中国地震遇难者。

有一年中国外长访问科摩罗,总统阿扎利告诉中国客人,在科摩罗人心目中,中国有着特殊的份量,我们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欢欣鼓舞,对中国加快民族复兴倍感高兴,中国的发展就是科摩罗的机遇,中国的成功就是非洲的成功 ……

坦率地说,看到这样的言辞,我还是很感动的。

这样对中国真挚热情的表达,我们在东南亚,譬如在柬埔寨;在南亚,譬如在巴铁;在东欧,譬如现在的塞尔维亚,我估计也能听到。

但集中能听到的地方,肯定是非洲。

当然,肯定有朋友会说,人家非洲人真会说话,也是盯着我们的钱包。

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我们也要有定力,不管多么动听的语言,还是要量力而行。

但更大的道理,中国和非洲有着深厚的友谊,非洲人是真把中国人当兄弟来看待;中国现在发展了,非洲很高兴也很羡慕,更视中国是珍贵的朋友。

对中国来说,非洲还是不可错失的机遇。

疫情之前,非洲是经济最快速发展的一个大陆,充沛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使得非洲被公认为世界经济的最后高边疆。

更别提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非洲和中国的相互帮衬。

当年,没有非洲兄弟的支持,中国不可能那么早恢复联合国的席位;今天,没有非洲国家的支持,中国外交不会这样长袖善舞。

机遇如同地平线上的曙光,唯有相互照亮,才能共同迎来璀璨的明天。

第二,警惕西方人的操弄。

中非关系越紧密,一些西方人越会嫉妒攻击。

有一年去非洲,王毅显然就有感而发,说:所谓非洲 " 债务陷阱 " 不是事实,而是别有用心的炒作,是那些不希望看到非洲加快发展的外部势力制造出来的 " 话语陷阱 "。如果说非洲真有什么 " 陷阱 " 的话,那就是 " 贫困陷阱 "、就是 " 落后陷阱 "。

不仅仅是陷阱,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操弄。

比如在赞比亚,在刚果(金),一些中国公司就被西方或西方代理人盯上,一点小的瑕疵被无限放大,甚至各种炒作抹黑妖魔化,意图很简单,将中国驱逐出非洲," 这里是西方人的地盘 "。

什么 " 债务陷阱 ",什么环保炒作,不过就是见不得中非更亲密而已。

当然,作为中国企业,打铁更要自身硬,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但另一方面,还是要深入非洲,讲好共赢的故事,让某些人的伎俩不能得逞。

这一点,需要中国外交官大声说,需要中国企业大声说,更要靠非洲朋友自己站出来说。

不得不说,最近有些中资企业做得还不错,挑战严峻,但也不乏有针对性的应对。当然,这是长期的博弈和斗争,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真相如同火炬,越是处在黑暗中,越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第三,向在非洲的同胞致敬。

确实要致敬。

他们中很多人,为了真诚的友谊,当然,也为了共赢的发展,为了自己的工作,为了家庭更美好的未来,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汗水,乃至生命。

当年修建坦赞铁路,就有 60 多位中国同胞,永远长眠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现在,在赞比亚,在坦桑尼亚,在肯尼亚,在南非,在非洲很多的地方,我有不少朋友、同事在努力工作,在默默奉献。

他们,有时面临各种风险,一些非洲国家治安不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有时还面临各种抹黑,他们为了真相而奔走,让非洲人认识到,中国人是真诚来合作的,与西方殖民者完全不同。

每一滴汗水,都是友谊的种子;每一份坚守,都在书写无声的史诗。

现在,一条神奇的天路,坦赞铁路,又将全面焕新,在非洲大陆南部伸展,给非洲朋友送来安康,还有富裕、吉祥。

他们的努力奉献,当为历史所铭记。

他们有些人长眠于斯,生命已融入这片大陆发展的年轮;我们前行不辍,因为这万里通途,便是对他们最崇高的纪念。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中国人做事,越来越不简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