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上海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总结活动在静安区举行。《上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若干措施》、“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实践平台”、网络生态治理优秀创新案例等多项治理成果与创新举措对外发布。根据中央网信办部署要求,今年上海市委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浦江”系列专项行动,以五大重点领域为发力点,压茬推进,开展20多个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818.04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27.5万余个,确保网络生态治理向纵深推进。
中央网信办综治局局长张拥军参加活动,对上海在网络综合治理方面的探索给予肯定,并指出网络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着力常态长效,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的针对性治理;要主动把握规律,优化完善治理思路,丰富拓展治理手段;要强化技术赋能,善于运用技术手段、技术思维,提升治理能力,破解治理难题;要广泛凝聚合力,创新工作方式,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汇聚协同共治的积极力量。
上海市委网信办主任范小伟表示,网信部门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网治网手段,不断回应社会各方的新期待新要求,为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提供“上海样本”“上海模式”。
今年,上海市委网信办升级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协同联动机制”,参与部门不断增加,协同治理领域日益丰富,机制运行有力有效。在上海市委网信办牵头协调下,各涉网管理部门齐心协力、各区网信办履职尽责、属地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在网络生态治理领域形成了很多可圈可点的工作经验。全市共有34家单位选送了56个网络生态治理创新案例,其中12个案例入选“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优秀创新案例,并在总结活动现场获得表彰。
今年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被列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市区两级网信部门会同公安、检察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聚焦“编谣言、炒旧闻、软敲诈、黑水军”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清朗浦江·e企同行”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活动现场发布“2025年度上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典型处置案例”,并正式推出《上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由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检察院联合制定,旨在以全链条治理为企业筑牢营商网络环境的“防护盾”。静安区“静网惠企服务平台”在现场同步启动,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也标志着上海基层网络惠企服务迈向新台阶。
上海市委网信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持续打造一片网络晴空。今年指导属地32家重点网络平台发布年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并且首次将智能学习设备、大模型平台以及MCN机构纳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范围,接受社会监督。活动现场,小红书、哔哩哔哩、稀宇、米哈游、七猫等5家互联网企业被授予“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实践平台”称号,进一步发挥在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