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年年喊“冻”年年难动,民生发展后腿拖不得

新华时评:年年喊“冻”年年难动,民生发展后腿拖不得

2025-11-18 动态更新

连续几天,我国多个省区市遭遇寒潮天气。面对气温骤然下降,一些小区供暖温度不达标、投诉难处理、设施维修不及时等供暖“老问题”再次显现。

有的地方年年喊“冻”,却年年难动。不能让这些“老问题”一冬又一冬地拖民生发展后腿。

记者调研了解到,这些问题背后,有的是老旧小区硬件欠账,有的是个别地方长期存在服务短板,有的是供暖企业运维缺位。冬季取暖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解决供暖“老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要拿出硬措施、新办法。

破解供暖“老问题”,要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监管力度。相关主管部门不能简单把供暖这项公共服务推给市场,而是要依法依规加强对供暖企业的监督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重点关注,对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企业予以处罚。同时要健全淘汰机制,对那些连年不达标、信用等级差的企业,该清退就清退,不能总让老百姓“花钱挨冻”。

破解供暖“老问题”,要紧抓关键环节实现统筹兼顾。老旧供暖设施的跑冒滴漏既导致供暖效果不佳,又浪费大量资源。各地在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要统筹安排好供暖等基础民生服务设施的更新换代,做到“外在美”的同时实现“内里好”。

近年来,有的地区已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手段新办法改善供暖情况。各地要加快供暖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升级,建立从供热站到管网,再到终端的智能检测系统,既能实现基于室外天气、建筑保温性能、用户习惯等数据的精准供暖,又能提前发现管网泄漏、设备效率下降等问题,让供暖保障更高效。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冬季供暖是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家里的温度量得出民生的温度。供暖效果如何,关键还得看是不是把老百姓的冷暖真正放在心上。政府、企业、社区一起使劲,把责任压实、把服务做细、把技术用活,才能让屋子热起来,让大伙的心暖起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研顺网,本文标题:《新华时评:年年喊“冻”年年难动,民生发展后腿拖不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