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顶端新闻发布《低价童装甲醛邻苯超标几百倍!质检报告能造假?记者实探》一文,调查童装质检报告的乱象。
报道发出后,原来一些不提供质检报告的品牌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了质检报告。
但消费者仍忧心忡忡:质检报告会造假吗?品牌 " 选择性 " 送检,童装质量如何保障?
不少消费者向顶端新闻记者反映,质检报告是其判断童装是否达标的唯一 " 金标准 ",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买童装要看质检报告:" 就算商品详情页提供报告,我们也不具备看报告的专业能力。"
报道发出后,有原来不提供质检报告的品牌主动提供了报告,但顶端新闻记者发现,该品牌提供给几位消费者的报告编号一致。
中原工学院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教师苏莹对顶端新闻记者说,严格来说,应该做到 " 一款一检 "。
苏莹说,即使款式相同,颜色不同,严格来说也应该另出一份报告。因为不同颜色意味着使用的染料配方大概率不同,而不同染料的安全性 ( 如是否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 、色牢度等检测结果也会存在差异。
举个例子,一件包屁衣、连体爬服、分体秋裤都使用了同一批次的布料,颜色和花色一致,但三款衣服用到了不同辅料。" 理论上必须要出三份报告。如果消费者想确认品牌提供的报告是否与想买的衣服对应,还需查看报告上的样品照片、产品名称和型号款号。" 苏莹解释。
苏莹补充,如果品牌选用一批布料制成的成衣销量好,想再进购花色一致的布料进行第二批次的制作,那也需要再检测一次:" 因为两次布料并非同次制作,制作环境、所用染料等内外因素的叠加,都可能使检测结果发生变化。"
即使品牌能够提供每款童装的质检报告,但报告可能为假。
顶端新闻记者此前拿着一份质检报告,致电报告上的检测机构,工作人员说,报告上的检测内容为童装检测的 " 基本套餐 "," 但电话里我不能确定这份报告真由我公司检测,市场上有人会伪造报告。不过从你说的报告编号来看,应该为真。"
记者在闲鱼上和卖家沟通
11 月 10 日,顶端新闻记者以童装品牌商家的身份,在闲鱼 App 上搜索童装质检报告,发现有不少卖家在首页标出 " 免寄样直出质检报告,产品检测报告 CMA、CNAS 第三方实验室资质齐全 " 的广告,销量可观。
两位卖家小王和小李都说,童装质检报告主要用于进驻线上线下电商平台、申诉等。寄样的正规报告能出,不寄送样品也可出童装检测报告:" 一个小时就能出,这是假的,你要清楚。"
卖家截图
卖家小王提供一份报价单,120 元到 3000 元不等。
其中,120 元的报告无查询方式。顶端新闻记者询问是否仅提供给别人看,他回复:" 对,应付一下,糊弄一下。"
300 元的报告包含自建网站查询。小王解释,网站为假,不寄样的报告不管多贵都为假,区别在于价格越高的报告看起来越 " 真实 "。
卖家截图
800-3000 元价格区间的可提供国家认监委官网、实验室官网、电话和邮寄查询。小王说,如果用来向平台申诉,通过与否要看运气:"120 元的没做过申诉,3000 元看着多,但也有人花几千几万做实际检测,童装检测还不算贵。"
小李为顶端新闻记者报价 200 元:" 项目按照您要求写,内容都比较灵活,如果没有别的要求,就按照国标来写。只需提供衣服材质、图片、公司信息和生产厂家信息,最晚明晚做出。"
卖家截图
广东省惠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 下文简称 " 检测所 " ) 的工作人员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婴幼儿服装遵循《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 GB31701-2015 ) ( 下文简称 GB31701-2015 ) ,这是 2016 年 6 月 1 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作为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所会根据上级单位的计划,定期对被抽检企业进行检验," 但也不会对企业所有款式的成衣进行检测。"
此外,检测所也可对外接收委托客户的检测需求。工作人员说,常做的、对婴幼儿健康影响较大的检测项目包括甲醛、pH 值、色牢度和可致癌芳香胺。
" 可致癌芳香胺的检测费用较高,因为会额外购买检测标识物。" 工作人员说,根据委托方需求,有人只做几项检查,也有做一二十项的," 一般一周内出结果 "。
顶端新闻记者留意到,GB31701-2015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等四家单位起草。标准的前言中做了明显标识: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11 月 10 日下午,顶端新闻记者致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工作人员说,企业是否检测、检测什么内容,不由 ( 联合会 ) 规定,"GB31701-2015 就是强制标准,所有的条款都是强制性的。"
国家标准具有强制性,但违背标准的童装企业却不在少数。
根据官方媒体信息,不少知名童装品牌在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检中,都曾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包括小猪班纳、笛莎、巴布豆、嘟嘟家、安踏 kids 等。
顶端新闻记者通过企查查查询得知,近些年某些较火的服装品牌,大多经历过行政处罚,包括纤维含量、绳带、pH- 值等。
河南领英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岩说,消费者有权向商家了解其所选购的服装所执行的标准。" 不过,企业对于服装的检验,并非强制。一般情况下,政府执法机关会随机抽查,或由企业对其每批次的产品自愿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检验,企业应当主动公开的是其所执行的产品标准 ( 例如童装执行 GB31701-2015 ) ,并保证其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其所公示的标准。"
高岩解释,对于童装而言,GB31701-2015 属于 " 准入门槛 ",企业可以制定更严于该标准的质量标准用于本企业的产品。"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企业应当主动公开其所执行的产品标准。一旦企业在后续抽检中被发现违反该标准,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会面临被处罚,消费者也可以要求退货甚至要求赔偿损失。"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可以主动向商家询问,并要求其提供相关的检验报告。如有检验报告,更能说明其商品符合相关的国家强制标准。" 但是,如没有检验报告,也并不能说明其产品就是违法的。" 高岩对顶端新闻记者说。
高岩说,童装生产企业对其购进的布匹等原材料履行进货查验制度,保证其所购进的原材料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所以消费者不要过度焦虑。" 如果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产品没有出现问题,那么生产出成衣的质量风险就会相对较小。"
如有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相关的检验或者检测机构如出具了不真实、不客观的检验结果或者检测报告,会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吊销资质。
GB31701-2015 属于技术上的强制性标准,虽然严格,但企业自愿送检,存在选择性送检情况,哪怕有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 自己买的这件童装到底有没有通过检测 ",成为萦绕在不少消费者心头上的阴霾。
业内人士告诉顶端新闻记者,童装品牌入驻电商平台或线下商场,都需提供质检报告。
11 月 10 日至 12 日,顶端新闻联系多家知名电商平台。
入驻的童装品牌是否都要向平台提供服装的质检报告?平台要求品牌一款一检,还是只要提供热卖款式的质检报告即可?平台对质检报告的检测项目有要求吗?比如婴幼儿服装必须遵循国标,一定要有纤维含量、甲醛、pH- 值等的检测?平台如何核实质检报告真假?
截至发稿前,只有一家电商平台回复:商家在入驻时需要向平台提供必要的资料,如:营业执照、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相关材料、检测报告等必须符合国家要求,经平台审核无误后方可入驻。
该平台工作人员说:" 平台方日常会不定期抽检,以确保商家所售卖商品的品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