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安庆太湖县一名 18 岁少年因病离世,其父母发文痛心宣布其死讯,引发网络关注。
11 月 12 日,少年的父亲詹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 11 月 10 日晚上 10 点,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他们,生前不幸感染了 EB 病毒,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久突发并发症去世。
詹先生说,今年高考期间,孩子发烧感冒,当时赶着高考,就只在学校边的诊所吊了点水,孩子有所恢复,顶着不适完成了高考,后来高考成绩不错,考了 587 分。
过了十天,孩子再次发烧,当时没太在意,还是给他吊水。直到第三次发烧,詹先生才察觉到了不对劲,给孩子在社区做了血常规,结果显示血项异常。
詹先生带着孩子去了县医院做检查,医院说孩子的病已经很重了,建议赶紧去大医院治疗。后来去了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经过检查医生说是 EB 病毒感染引起的嗜血细胞综合症。
詹先生说,他们姓詹,孩子从小崇拜 " 中国铁路之父 " 詹天佑,大连交通大学是他向往的学校,那里有詹天佑学院。
在上海求医期间,大连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转寄过来后孩子把它压在枕头下。住院期间,治疗之余,孩子会看看大学的课本,还有画画。
不久前,奶奶频繁亲吻孙子致其患 " 亲吻病 " 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这一消息让不少人感到诧异。科普中国发文指出," 亲吻病 " 的病因是患者感染了 " 亲吻病毒 ",也就是 EB 病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医师黄辉解释,基本上每个人这一生都会感染 EB 病毒,只不过病毒感染后跟免疫机体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微妙的平衡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良好时,EB 病毒是潜伏状态,当免疫失衡的时候,病毒就会活跃起来。
河南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内科副主任赵会茹介绍," 亲吻病 " 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 三联征 ":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和青少年高发,发病年龄一般为 4~6 岁。" 因为这个年龄,一些长辈出于对儿童的喜爱,会情不自禁地亲吻儿童,所以发病率比较高。"
医生提醒,要想预防 " 亲吻病 ",可不要随便亲吻宝宝脸颊,孩子的手脚也不要亲。同时,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也要注意,出现相关不适症状也要积极就医,并做好个人防护。








